大沽河水量丰沛水质好 名牌蔬菜香两岸(图)

2011-11-04 03:4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莱西韭菜、平度生姜、古岘洋芋、蓝村大米、胶州大白菜……顺着大沽河一路走下来,沿河两岸的农田里,多种带有地域性的特色农产品不计其数,由“母亲河”串起,俨然形成了一条特色农产品带。专家分析介绍,正是由于大沽河沿岸有着沙厚、水好、灌溉发达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才使得青岛市民能有这般“口福”,这也是继饮用水源后,“母亲河”对青岛儿女的第二大“恩赐”。

探访 大沽河串起特色农产品

    除了“胶州大白菜”名声在外,莱西市孙受镇董家山后村的有机韭菜每公斤卖到了136元、即墨市蓝村镇二里河村的“蓝村大米”最便宜的每公斤要卖27.6元……这些从一出生就带着“明星范儿”的农产品,无一不是靠着大沽河的水源来生根发芽的。

    ○莱西韭菜

    董家山后村地处大沽河畔,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湿润,特别适宜韭菜生长。为塑造董家山后韭菜这一传统品牌,2010年,孙受镇政府引进青岛华科置业有限公司,与董家山后村合作成立了青岛杰丰有机农业发展公司,开始恢复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董家山后韭菜。去年年底,韭菜获得了国家有机韭菜认证,今年1月份开镰上市,市民对于有机韭菜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孙受镇政府相关人士说,有机韭菜“复活”离了大沽河的水肯定不行。

    ○蓝村大米

    在即墨市蓝村镇二里村的铁路边上,用大沽河的支流桃源河浇灌的蓝村大米已经收获完毕,等待晾干脱皮 ,大约这个月中旬,市民就可以吃上消失了40多年的蓝村大米了。“北方种水稻,最重要的当然是水”,青岛蓝村青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孙海祥说,之所以能把蓝村大米重新种植成功,修水渠、埋管道、建水塘,买水泵花了不少钱。

    水稻长到关键时候,一天要喝1万立方米水,这些水都是从大沽河的支流桃源河来的,经过三级提水,才到了水稻田里。另外,为了保证供水,他们专门开辟了两处备用水源。据孙海祥称,蓝村大米上市后,将有每斤13元、18元、28元三种不同价格。

    ○平度生姜和洋芋

    在平度河段,成片的生姜和洋芋是河岸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仁兆和古岘是两个蔬菜种植重镇,为了突出“母亲河”的特色,仁兆镇还抢先注册了“沽河”商标,给种植的蔬菜挂上“沽河”的品牌,销路喜人。

    除了生姜外,平度的洋芋也很出名,据了解,青岛市面上九成洋芋都出自这里。古岘镇还将洋芋、生姜、大葱进行套种。

专家 母亲河水量丰沛,水质好

    记者沿河走来,靠着天然的大沽河水以及丰富的地下水源,各种特色农产品呈“带状”分布,每处田园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就算选取最好的‘胶白’种子、平度姜母,撒在任何别的地方,都不如咱青岛这块地上长出来的好,原因就是咱们有大沽河。”青岛市大沽河管理处的科长秦继强是专门搞水资源研究的,对大沽河沿岸特色农产品“ 带状”集中的现象,他归结为“ 是母亲河的恩赐”。

    秦继强从水利专业的角度分析称,经过莱西产芝水库的蓄水,以及流域内许多支流的汇水 ,大沽河作为一条北方河流而言,水量十分丰沛。其次,经过上游的水源保护,大沽河的水质又非常好,加上沙层地质,渗水能力强,发达了沿岸农田的井水、渠水灌溉,“水利灌溉就好比是种植农业的血液,水好了,种出来的农产品自然就好。”

“胶州白菜好吃,全是因为水好”

    胶州市胶莱镇的小高于家村是胶州大白菜的主产地,眼看还有20天就要丰收了,村民胡作华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地里的大白菜,他干脆在地头搭起了帐篷住下,日夜守着菜地。

    “越是快收了越不能放松,浇水要及时,水量还得控制好。”3日,记者来到胡作华的菜地时,胡作华正忙着给大白菜浇水。打开地头的水井,拧开水泵,清澈的井水“哗哗”地淌进白菜地里。喝饱水后的大白菜显得更加“精神”,菜叶挺括,翠绿水灵。

    “咱胶州大白菜好吃、有名,全是因为这水好。”胡作华说,小高于家村的东边就是大沽河,而浇白菜用的水,都是大沽河渗透到地下的地下水。小高于家村村主任张立照介绍称,胶州市的白菜产区正好分布在大沽河沿岸,“这些地方沙层丰富,含水量大,大沽河的河水渗下去,不受污染,又携带了很多矿物质,井口一打就出水,浇灌出来的大白菜才能甜脆、帮嫩、汁白、味鲜。”

    张主任一边说,一边打了一瓢井水递给记者,只见水质十分清亮,没有任何杂质,尝起来还甘甜润口。“这么好的水,给俺矿泉水也不换呐!”张主任自豪地说,村里的大白菜种植面积已经增加到了4000多亩,今年的长势又不错,亩产量达到7000公斤~8000公斤应该不成问题,按照每公斤1元~2元的收购价,村民们今年的收入十分可观。

■记者手记

规模种植成就品牌农业

    无论是在莱西的孙受镇、平度的仁兆镇,还是在即墨的蓝村镇,规模化的农业基地正成为当地一道亮丽风景,许多特色农产品已经从散户种植走上了“规模之路”。

    “我家种着5亩地,来这里打工,一个月能赚1500块钱。”在即墨移风店镇万亩精品蔬菜园区,村民陈美红一边给大棚里的茄子点成果素,一边跟记者聊天。她说,家里的5亩地保证了全家5口人的口粮,自己打工赚的钱一年也有1万多。今年家里新换了一台40英寸的大彩电。

    移风店镇由于使用了先进的种植方法,建起了现代化的蔬菜大棚,像陈美红一样在家门口“上班”的农民越来越多了。

    “以前每家只能分到几亩盐碱地,想要种植水稻,只能自己供水,这里距离桃源河有一段距离,而且需要逐级提水,一家一户根本供不上”,孙海翔想到了通过规模种植来让蓝村大米复出。他购置了最先进的插秧、收割及脱粒机器,现在,800多亩的大米从插秧到浇水再到收割脱粒,只需十几个人就可以完成。

    文/图  本报记者 杨冰  王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相关专题:走基层之关注身边的普通人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