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著名摄影家用镜头守望里院

2012-02-17 10:4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2012年,根据市政府的规划,黄岛路附近的里院将变模样,有的拆除、有的整修加固、有的改造成商业网点。有百年历史的青岛特色民居,承载着老青岛深情记忆的里院在渐渐消失。在里院长大、从里院走出来的人,都对里院有一份难舍的情感,摄影家任锡海就是其中一位。1945年,他出生在邱县路10号大院,一直居住到2007年大院被拆除。他不仅是一位老里院人,还用手中的相机持续拍摄里院30年,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和展览,并引起轰动。如今,他居住在邱县路10号大院旧址附近新建的高层里,欣赏房间墙面上悬挂的邱县路10号大院老邻居的照片,时常让他梦回往日的里院。

    从父辈起就住在里院

    2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摄影家任锡海家中,大开的防盗门让记者很惊讶,“还是老里院人的习惯,喜欢人来人往,防盗门一关,邻居走动就不方便了。”任锡海说,“隔壁我大哥家也是这样。”

    任锡海是一位老里院人,从他父辈起就住在邱县路10号大院。“10号大院也叫德盛里,应该是较早的一批里院,”任锡海介绍说,19世纪末,青岛逐渐从小渔村向城市化发展,邱县路10号大院靠近码头,也靠近火车站,聚集了大批外来劳工,很多人就租住在这里。上世纪初,他的父亲从老家掖县来到青岛,当时只有十八九岁,曾在中山路上春和楼打工,在莘县路、金县路住过,后来就在10号大院长住了下来。

    最初的里院居民都是从农村进城的,农村人的淳朴、热情都被带到里院里来了。所以,里院人的关系非常好,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好传统继承得很好。“谁家包了饺子,邻里都分一分,谁家有了困难,都伸一把手。这就是老年人不愿意离开里院的一个原因。”任锡海说。

    “我有个邻居刘大娘,80多岁了,儿女都搬出去了,她自己人住在十几平米的小房里。虽然是自己住,但她儿女都不用太操心,邻居们都照顾她。早晨,为她买油条的邻居见她还没起床开门,就把豆浆、油条挂在门把子上。大娘起来开开门就可以吃了。”

    任锡海说,里院人之间的称呼都很亲切,“大娘、姐、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地叫着,“有个邻居大哥叫我母亲‘娘’,70多岁时见了我母亲还是这样叫。邻居们之间相互照顾,孩子放学了,家里没有人,就会被邻居叫到家里写作业,如家长很晚还没回家,邻居就会留孩子吃饭,睡在邻居家的事情也时常发生。

    上小学时就会拍照

    任锡海和相机打交道已有近60年的时间。上小学时就拍照片,洗照片。“我这辈子与摄影结缘,是因为那位邻居大哥。”任锡海说,1942年,他大哥才14岁时,一个当摄影师的邻居就介绍他到照相馆当学徒。“在我十多岁时,大哥出去拍照就带着我,晚上回来冲洗照片时也让我帮忙,就这样,我不仅学会了拍照,还学会了配药、放大、冲洗,甚至修相和着色。”

    虽然从小就与相机结缘,但当时任锡海最喜欢的并不是摄影,而是绘画。上世纪60年代他最崇拜的是苏联画家列宾,还暗暗下决心,要成为“中国的列宾”。小学、初中、高中,任锡海都在为考中央美院做准备。1966年6月高中毕业时他到北京参加了中央美院的招生考试,成绩很优秀,但因“文革”,大学没有上成。

    为纪念母亲办摄影展

    任锡海在学画的过程中,也没有间断摄影。1973年,被调到青岛市群众艺术馆负责群众摄影培训、辅导和活动组织工作,直到2007年。三十多年中,他办摄影学习班、摄影讲座,自己也拍摄了大量照片。其中1979年拍摄的照片《选购图书》引起了当时新华社摄影部研究院、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蒋齐生先生的关注,随后两人常书信交流摄影经验。

    1980年,蒋齐生受邀为青岛的摄影爱好者讲课,“三天的讲学结束后,蒋齐生先生要到家里看望我母亲,他来到10号大院,看到夏日的大院生活场景,他很激动,对我说,‘把大院拍下来,把大院生活拍下来,这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受到他的启发,过后我不时地为邻居们拍拍照,为家人拍拍照,大院有什么大事小事,也都拍下来,虽然当时并不很清楚如何拍,但从那时起便已经开始拍摄里院了,到现在也已经有30多年。”

    “而第一次办十号大院摄影展是为了我母亲,”任锡海说,“1998年重阳节,母亲去世了,我一下子感到需要为母亲和大院做点什么。母亲出生在乡间,虽然生活清苦,但对美的东西却很感兴趣,她喜欢照相,每次我给她拍了照,她总愿意问,能不能上展览,能不能上报纸,而我总是说,等下次拍张好的。母亲突然去世,让我突然想到十号大院的拍摄,这大院也老了,说不定哪一天也会突然离开我,于是我决定要办一个摄影展,完成母亲的心愿,实现蒋老的嘱托。”

    1999年重阳节,任锡海的“10号大院摄影展”在栈桥举行,当时看展览的人很多,到了需要一批批进去的程度。当时还有一件事很感人,在影展举办前,《人民摄影报》刊发了一个整版的“10号大院”照片,编辑李涛连夜乘火车在早晨赶到青岛,把100份报纸送到栈桥观看展览的观众手中。展览很轰动,任锡海也很感动。

    任锡海的“10号大院”获得荣誉无数,2001年在德国举办的“徕卡·奥斯卡·巴纳克国际摄影比赛”中获优胜奖,在中国记协和《人民摄影报》联合举办的“2001年全国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年度最佳专题图片奖,在首届平遥国际摄影节中被评为“三个印象深刻展览之一”,被英国著名摄影家雅各布森称赞为“可以做一辈子的题材”……

    任锡海坚持拍“10号大院 ”,2007年至2008年间,他用镜头记录了大院的拆迁经过。

    在关注邱县路10号大院的同时,任锡海也在深切地关注众多体现着青岛百年历史的里院的命运,并为它们的消失而惋惜。记者 秦绪芳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里院 摄影家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