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青漂族生活:生个孩子医疗费无法报销(图)

2012-02-29 05:33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2 明年我们就要回老家了

    出场人物:嘉嘉

    我叫嘉嘉,是个快乐的小男生 !再过几天我就要满一周岁了,在这一年里,虽然大部分时间都住在青岛,但是爷爷奶奶总告诉我,我们的家不在这里,在日照。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六年前来到青岛的,那时候他们都二十出头,一个是因为工作调动,一个是来投奔青岛的叔叔,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那时候他们大学毕业不久,想靠自己的能力可以在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奋斗一番,在这里买房子,过幸福的日子,可是这些年来他们的工资增长速度好像一直赶不上物价、房价上涨的速度,所以到现在我们一家人还是一直住在租来的房子里,而我们的户口本上一直都是日照老家的地址。

    在我出生前的一个星期,妈妈挺着大肚子带我回日照,我是在那里出生的。剖腹产,全价三千八百元,保险报销了八百,听说在青岛像我这样出生的宝宝都要花七八千块,而且我们没有青岛户口,没办法报销。不过爸爸妈妈不是为了省钱,而是觉得在家里做月子有人照顾,心里踏实。在青岛爸爸妈妈是标准的月光族,有时候到了月底信用卡透支了,两个人就只能吃麦片;可一回去妈妈就变回了公主,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都围着我们转悠,宠着我们,想吃啥就吃啥,想买啥就买啥,这也就坚定了爸妈回日照发展的决心。

    每当我调皮时 ,妈妈总是笑着对我说,爸爸过去比我还贪玩,直到后来有了我,才变得成熟起来,也能吃苦了。可在我眼里,爸爸是世界上最最努力的人了,因为从我一出生就总是看到他很用功地读书,几个月后他就PK掉了几百人,考上了日照的公务员。公务员是啥我不清楚,不过应该很厉害吧,因为老家所有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都很高兴,爷爷说这可是自我出生以后全家头号的大喜事。不过我不这么觉得,因为当上公务员的爸爸要回日照上班,没法像过去那样每天跟我和妈妈在一起,我总是很想他。不过爸爸走了,奶奶就来了,帮着妈妈一起照顾我,她常说过不了多久,等妈妈现在手上的工作忙完了,我们一家人就可以在日照团聚了。

    妈妈是医生,她总是把我照顾得很好,所以我在老家缴的医疗保险,到现在一直也没用上。她是这个世界上我最喜欢的人,偶尔她会有些自相矛盾。一会儿说青岛好,风景漂亮;一会儿又说家里好,买什么都便宜。其实我知道妈妈很喜欢这个城市,她爱漂亮,总说老家那边卖的衣服没这边洋气;她也喜欢这里的气候,不会太冷也不会太干燥,皮肤会很舒服,她说这里很漂亮,只是不适合我们生活。

    虽然是在日照出生,但我对那个城市没有什么概念,常听妈妈说那里的房子很便宜,三四十万就可以在市里买一套不错的房子;那里的路很宽,从来不堵车,空气也很好;最重要的是在那里生活不会有压力,爸爸妈妈的工资加起来有三四千块,我们一家就会过得很好。

    无保险的临时工医疗费无法报销

    有一些青漂小宝宝刚出生,就不能完全享受青岛的医疗政策,那其他年龄段的青漂面对医疗又是何种情况呢?

    老家在临沂沂南的张师傅会做木工活,去年11月他突然觉得肚子疼,对他来说肚子疼不是大毛病,能撑就撑,撑了半天后张师傅去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了急性阑尾炎。没有别的办法,张师傅只能赶紧做手术。

    手术过后,张师傅花了4500多元,这些钱他攒了半年多,一场小病基本花光了。“我在青岛就做些零活,别提什么劳动合同和保险了,这4500块钱在青岛没法报销,还是因为我没有本地户口。”让张师傅有些惊讶的是,他听说有青岛户口的职工参加保险,治疗同样的病可以报销三千多元。

    不过,张师傅的这笔医疗费也并非无法报销,他在临沂老家参加了新农合医疗保险,最近他在打听当地政策,看看自己的这笔医药费能给报销多少。“要报销只能回老家,最近这段时间我也有了回去的打算,今年已经四十五岁了,不想再这样一直漂着了。”

    本市孕妇剖腹产比青漂便宜2400元

    问到青漂的妈妈们为什么把回老家生产作为首选,六个妈妈中有四个人都把坐月子有人照顾放在第一位,从莱阳来的吴女士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小两口已经在青岛贷款买了房子,但一居室的房子才50多平方米,生了孩子即使想接老人过来照顾,一家四口住在一起也很不方便,倒不如回家清闲。当然,因地域差异分娩费用的差距,以及享受保险的局限性,也不得不引起这些年轻父母的重视。

    记者在青岛市目前实施的《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生育保险医疗费实行单病种最高限额结算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看到,生育保险单病种的项目就有120个项目,其中包括较为常见的早期妊娠检查最高报销额度157元、中晚期妊娠检查最高报销额度375元、剖宫产的报销最高限额为2400元、正常阴道分娩即顺产,报销最高限额为1400元……而部分产后并发症治疗的报销费用高达三至四千元,但如果没有青岛户籍,又不享受城镇职工医保的青漂妈妈就享受不到这些优惠政策了。

    记者 黄默  纪国亮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郭新举]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报销 青漂族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