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铺,对“老青岛”来说再熟悉不过,由于住宅面积过于狭小,一家人只能挤在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所以,他们干脆将条条木板横亘在墙上拓展空间,让孩子们睡在上面,而吊铺也就这样诞生了。在黄岛路老城区,记者走进了5个“吊铺之家”,为您分享吊铺背后的故事。
刘阿姨住在芝罘路6号,2011年夏天,为了给孩子准备新房,她与老公搬回了老房子里。在记者见过的吊铺中,她的吊铺最美观、最有艺术感。刘阿姨的老伴老宋为这间只有16平方米里的吊铺装修就花了6000多元。
老孙住在黄岛路32号,从潍坊安丘来青岛的他,目前在老城区卖菜。在老孙的家中,记者见到他24岁的女儿蒙蒙正趴在吊铺上看书,老孙说,虽然生活清苦,但是只要孩子在身边,就是最幸福的事。
虽然吊铺睡起来不方便,站不起来、通风不好、起夜不方便……但是对于很多老青岛来说,吊铺是儿时的一种记忆。如果您也有类似的老青岛情怀,对过去有美好的回忆,可以致电本报热线电话96663,为我们讲述那些让您铭记一生的“青岛味儿”。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