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蓝色产业立足鲁南 辐射欧亚大陆(组图)

建引智试验区创国内之先

2012-06-22 06:5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日照世帆赛基地已成为日照的著名景点。 郑培波 摄



  

繁忙的日照港。(资料图片)



  蓝色经济政策对于日照来说,来得很快。日照人对于蓝色经济的行动,反应更快。

  日照人站得很高,他们不仅把蓝色经济向深蓝领域里拓展,更借用蓝色濡染百姓们的生活 ;他们不仅仅抢抓蓝色经济的机遇,更着手抢占人才和资本的制高点 。2011年,日照进出口总值突破200亿美元大关 ,同比增长55.9% ,增幅全省第一,总量列全省第三。蓝色经济占GDP 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2.5% ,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在深蓝里耕耘着的日照人,借着蓝色的“海风”,正立足鲁南,面向欧亚大陆展开广阔胸怀。

  海洋经济 小海虹培育出了大产业

  在青岛人的眼里,海虹(学名贻贝)是一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海鲜,但在日照,海虹却支撑起了水产品加工的一个大产业。

  6月18日,记者来到日照市最大的海虹生产加工企业——日照金康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金安从1994年开始就跟水产品打交道,最初做的是扇贝干制品。

  “从2005年开始,我看到了海虹的商机。2005年、2006年海虹养殖户很多,投资10万元能赚20万元,不少农户开始养殖海虹。海虹养殖很简单,只要将船停在海里并打桩将绳子挂在木桩上,让皮条垂在海里,每年四五月份海虹就开始繁殖。海虹不需要放苗,也不需要喂养,是纯天然的海产品。由于海虹喜欢吃天然的微生物藻类,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利于保护海洋。这种一举多得的产业为什么不好好做呢?”金安显然对于当初的选择更加自信了。

  金安说,自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他最大的感触就是相关部门的领导经常到企业调研指导工作。去年年底,在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及相关部门的推动下,日照市贻贝出口行业协会得以成立。

  金安说,海虹加工是标准的蓝色海洋经济,发展海虹大有作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国内市场的研发,“让四面八方的朋友都能吃上日照产的海虹。”

  据悉,日照市海虹养殖面积现有40万亩,年产量40万吨,占全国海虹产量的80% ,年出口海虹冻肉5000吨,占全国出口量的70%,已经成为日照重要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仅2011年,日照海虹生产总量就达25万吨,出口创汇800万美元,直接经济产值12亿元人民币,总产值超过25亿元。

  蓝色背景:蓝色产业集群

  2011年,日照进出口总值突破20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55.9% ,增幅全省第一,总量列全省第三。日照在发展蓝色经济方面具有临港沿海的优势,日照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经突破2.5亿吨,目前已形成了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网络化体系,尤其是日照机场作为全省“十二五”唯一一个新建机场,已列入国家机场建设发展规划,这将为日照蓝色经济区建设插上腾飞的新翅膀。

  城区规划 老村子要变“国际海洋城”

  作为一个老涛雒人,今年72岁的黄庆华如今非常自豪——居住多年的老家要变身国际海洋城了 。6月20日,记者看到,黄庆华身旁新挂出的村委牌子已经改为“日照国际海洋城涛雒镇涛雒四村村民委员会”。

  “海洋城就是要盖楼,把涛雒变成城市,这附近的老百姓也就有楼住了。”陈为贸老人说,他是涛雒三村人,不远处的沙岭子村已经开始修路,不少码头也已经开始扩建,还有的已经开建人工湖了,桥东头、桥西头、李家村、王家村、涛雒五村等八个村庄要拆迁变成海洋城的中心区。

  采访中记者发现,镇上的居民对国际海洋城的期望很大。在涛雒商业街经营服装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涛雒镇这条商业街已经有10多年了,国际海洋城建成后势必会成为更好更繁华的商业街,到时候涛雒镇也会大变样儿。

  20日下午,在涛雒镇栈子码头上,洒水车、吊车、工程车都在忙碌着,岸边堆满了沙子 、石头。工作人员高为合告诉记者,栈子本来就有码头,现在是要扩建。他在码头工作已经15年了,最大的感触是最近几年渔船越来越多,10年前这个渔港只有五六十艘渔船,现在有二三百艘渔船。记者注意到,在沿海公路的对面,栈子村的楼房林立。高为合说,他们也是沾了国际海洋城的光,率先住上了楼房。

  蓝色背景:国际海洋城

  根据日照国际海洋城总体规划,日照国际海洋城总面积16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约6.6平方公里,这个区域主要以新产业、新生活、新生态为主题。新产业以海洋为主,主要包括海洋科技、海洋服务、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海水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文化旅游、海洋物流。新生活是要打造国际水准的宜居环境,新生态是要把海岸线和绿地之间自然的东西全部保留住,这里面包括自然的沙滩、水面、湿地等。国际海洋城将在东港和岚山之间崛起为城市的第三极,它的建设不仅将日照两个区连成了一片,还将为日照市民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工作、居住和生活空间。

  ■展望

  借力高端智力为海洋增蓝

  在日照采访,有个与蓝色经济相关联的新名词一直在不少人的嘴里传着,那就是“引智”。就在6月初,国家外国专家局正式批复在日照建立“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这个“试验区”是国家外国专家局正式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引智试验区。

  把引进蓝色经济的“智囊团”,放在国家级的层面上,日照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

  日照市人社局外专局工作人员介绍,引智就是引进国外一些先进技术、高科技人才、政策法规等在日照进行先行先试,从中筛选出符合日照蓝色经济发展的内容加以采用。“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作为加强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局省合作机制、创新引智实践的重要措施,国家外专局给予试验区的定位是:按照先行先试的原则,实行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引智引才模式,探索创新方式方法,提供引智综合效能。

  据悉,目前,为了尽快启动“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日照市已征集有关与蓝色经济建设相关的外国专家需求项目100多项,提炼出针对性强的蓝色经济重点项目53个,2012年计划重点启动蓝色经济项目10个。

  与此同时 ,作为滨海旅游城市,拥有蓝天、碧海、金沙滩的日照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在去年全球500个旅游城市参评的“TOP10 2011年度最佳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中,日照市脱颖而出,荣获“2011年度最具活力旅游目的地”称号,是山东省唯一的获奖城市。

  “海滨城市旅游不仅仅是踏踏水、游游泳,而是要真正深入到海洋中去,更多地体味海洋文化……”日照市委书记杨军说,国家海洋局确定在日照规划建设273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海洋公园,这也是全国最大的海洋公园,“海洋公园90%在海上,我们将努力把海上垂钓、海上运动、海上娱乐等休闲旅游内容结合起来,让游客真正在大自然中、在海洋中体验蓝色公园的感觉,而不是在陆地上体验海洋的感觉”。本版文/记者 杨冰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日照 蓝色产业 鲁南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