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硅谷规划"一带四谷"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2012-07-16 06:5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随着蓝色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由“一区、一带、一园”支撑的青岛蓝色硅谷目前进展顺利。记者日前采访获悉,蓝色硅谷核心区已规划了“一谷四带”的总体空间布局,并加快推进核心区启动区建设;从崂山区科技城开始打造的海洋科技创新及成果孵化带,目前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也向科研实力雄厚的大院大所伸出橄榄枝,青岛蓝色硅谷将打造的海洋科技创新区战略高地雏形已现。

一区一带一园支撑硅谷

    根据今年2月份正式发布的《青岛蓝色硅谷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青岛蓝色硅谷总规划面积 57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规划面积 351平方公里,海域规划面积 225平方公里,实施“一区一带一园”的总体布局。“一区”即蓝色硅谷核心区,“一带”由核心区向南 ,沿滨海大道延伸至崂山区科技城,形成一条海洋科技创新及成果孵化带;“一园”即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

    《规划》一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据了解,目前在国内的海洋领域,滨海新区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而青岛蓝色硅谷则是全国第一家定位于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的特色园区;是以开发和保护海洋为目的,科研、教育和社会服务活动相对集中的区域,是高知识性、高集群性、以海洋为研究对象的专业科技中心。将重点建设国际海洋科研中心、海洋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深远海与海洋前沿技术研发中心、海洋生态保护区等蓝色硅谷核心功能。

    “也就意味着,青岛蓝色硅谷是我国第一个定位于海洋科技创新区的战略高地和特色区域。”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主任韩守信介绍。

岛城海洋实力居全国之首

    青岛在发展蓝色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和优势。“青岛的海洋科研实力居全国首位,集聚了实力雄厚的海洋科研机构和人才资源。”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潘克厚介绍,目前青岛海洋科研与教学机构占全国的1/3以上,拥有28家海洋科教机构,1个国家级(国内唯一)和17个省部级海洋类重点实验室,1处国家级和6处部委级海洋科学观测台站,拥有包括“大科学工程-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和7艘千吨级以上远洋科学考察船在内的23艘海洋调查船;海洋科研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国的1/3,拥有涉海领域两院院士占全国的70%,高级海洋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国同类人才的40%。

    蓝色硅谷的发展定位之一就是加快集聚一批世界一流的海洋科研机构和研发中心、海洋高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与国外海洋学科交流,参与国际重大海洋科研活动,引进利用国外智力资源,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技教育人才高地和科普基地。同时,还要加快海洋科技成果孵化区和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区建设,成为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潘克厚说,把更多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推广,几乎是所有科研人员的梦想。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