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园会请来20万"树医生" 防治天牛等害虫(图)

2012-07-18 07:3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意义

生物防治减少农药污染

    朱世伟说,此次释放管氏肿腿蜂是世园会首次引进生物天敌。“农药防治一方面覆盖率不行,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害虫的抗药性。”朱世伟介绍说,纯生物防治长效、可持续,而且分布比较均匀,自身可以繁殖,减少了化学农药的污染。

    据现场的工作人员称,管氏肿腿蜂30天左右便可以繁殖一代 ,所以在放蜂后20到30天便可以调查寄生情况。此时,子代的管氏肿腿蜂为幼虫或蛹期,便于调查。如果超过30天,子代蜂则可能变为成虫散去。

    具体需要释放多少蜂,朱世伟表示还需观测,如果此次释放的不够,他们将根据实际情况继续释放。据悉,一般放蜂量是按照蜂与天牛虫口数1~3比1即可。

    据介绍,下一步世园会还将引进并释放周氏啮小蜂等生物天敌,主要用于防治食叶类害虫,通过推行无公害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园区及周边生物天敌种群数量。

■链接

管氏肿腿蜂不咬人

    管氏肿腿蜂是多种天牛等蛀干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雌蜂体长3毫米~4毫米,分无翅和有翅两型。肿腿蜂的钻蛀能力极强,能穿过充满虫粪的虫道寻找到寄主。雌蜂爬行迅速,1分钟可爬行0.5米左右。

    管氏肿腿蜂属于“寄生蜂”,它的头部长着一对触角,上面有化学感受器,能沿天牛蛀道搜索到天牛的藏身之处,释放一种毒素将天牛幼虫麻醉并产卵寄生。一个半月左右,天牛幼虫就被吸食殆尽,而新一代的肿腿蜂通常具有更强的寄生能力,又去搜寻更多天牛幼虫。这种蜂很有智慧,找到的天牛幼体小,就少生卵;找到的天牛幼体大,就多生几粒卵,最少能生产二三十粒卵,最多生产近300粒卵。

    朱世伟说,自从上世纪70年代发现管氏肿腿蜂可以“对抗”天牛后,就有不少科研机构开始培育该蜂种,但是真正大范围推广是近几年的事情。“从幼体到成虫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成活率低、没有形成种群等都是常见的问题。”朱世伟表示,青岛近年来也在市区搞过一系列的该蜂种释放,如果此次释放成功的话,将考虑在岛城进行大范围、大面积地释放。

    朱世伟说,该蜂种对人的影响微乎其微,也几乎不会咬人,“如果找不到寄主的话,这些蜂很容易就死亡了”。

    文/图/记者 王元孔 记者 张伟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