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当年有个关帝庙 有好事都得去升旗庆贺

2012-08-09 10:33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昔日的小村庄



  

如今的小村庄



  从有史记载的永乐年间,有人在此居住,再到青岛建制后距离市区最近的村落,几百年来小村庄的居民们都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日军两次占领青岛期间,小村庄的居民都没能逃过厄运,但赵、黄、徐 、辛几大姓氏的后人依然生活在这里。如今虽然门楼胡同不再、四合小院已拆 ,但在他们的记忆中昔日的小村庄依然清晰可见。那就让我们听老人讲讲小村庄过去的故事。

      小村庄曾有个“穷汉子市”

  过去,小村庄的村民有了钱盖的都是四四方方的四合院,房屋之间的小路都以胡同称呼,赵家胡同、黄家胡同、徐家胡同……一条胡同里住的人都用一个姓氏。村子中间有条最宽的胡同,被村民称为大胡同,穿过整个小村庄把村子分为东西两个部分。“村东头和中间姓黄的居民住得多,西边姓赵、姓徐的多些。”在小村庄生活了一辈子的刘桂芝告诉记者,黄姓的村民当时在村里能占到一半以上,但有钱的却不多。

  “小村庄主要靠农作维持生计,西边都是富人在住,东边就是穷人在住。一般来的早的就占地多,精明的可以做点买卖,所以家里条件也就好点。小村庄西头靠市区近,生意好做,自然也就富裕些。”经过多年对小村庄的研究,滕学臣对这里村民分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据介绍村内几个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也都开在村西边,有杨盛瑞家开的杂货铺、老刘家的菜店和小百货,有从东北迁居来的黄家包子铺,还有一家外乡人开的染坊,后又被一个昌邑人接手开起了小织布厂。

  而这种贫富不均的状况,也催生了小村庄“穷汉子市”的诞生。“村东头有个穷汉子市,相当于穷人的劳务市场,也有外来的人去,但主要针对小村庄内部。到了农忙的时候大户人家去那里雇人,穷人干完自家的活都带着工具去那儿等着,能多挣点吃的。”滕学臣说,因为都是村里乡亲,那时候到大户人家帮工,很少直接给钱,几乎都是管几天的饭,活干完再给些粮食。

  等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后,随着帝国主义经济渗入和民族工业发展,小村庄的好多村民都陆续开始到周边的烟厂、纱厂、火柴厂工作,穷汉子市才慢慢消失。

      人去世要去祠堂“销户口”

  虽然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大规模拆迁改造,如今的小村庄已经再也找不到昔日的影子,但村西头的两棵上百年历史的银杏树留存了下来。“过去村里有条前街,各个姓氏的祠堂都在这条街上,四大姓氏里辛家人最少,所以没建,赵家、黄家和徐家的三个祠堂 ,距离都不是很远。谁家有红事白事 ,都要去自家的祠堂拜祭。”今年70岁的小村庄居民隋淑卿告诉记者,如今四方利群楼南墙外的两棵大银杏树,正是当年赵家祠堂的位置。

  “这祠堂那时候就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人死了要去那里报庙,相当于销户口。从前发丧的时候,都要往西南指路,不都说村里人是从云南迁来的么。”滕学臣曾在《小村庄往事》一文中描述过村里人去世报庙的情景,不光一天要往祠堂三次送“酱米汤”,进行指路仪式时还有一段固定的唱词——“娘(爹)西南大路正直走,上金桥走明路,苦处使钱,甜处安身。”之所以要走西南大路,正是因为那个方向指向云南。而徐家的后人刘桂芝也表示,不光要去祠堂报庙,死者的家属还要去河边“发盘缠”,男的烧纸马女的烧纸牛,边烧边指路,好让故人在路上少吃点苦。

  除了三个姓氏的祠堂,传说早些时候村里还有个关帝庙 ,门口有个旗杆,每到谁家有好事儿,都要去那里升庙旗以示庆贺;如果是在村里抓住了小偷、盗贼,主事人也都在这个旗杆下对小偷进行惩罚。所谓主事人,就是村里处理大小事务、做决定的人。有人说他的职位相当于一村之长,也有人说主事人有四个,每个姓氏里都有一个威望最高的人来管理族中事务。“过去村里如果有人偷了东西,抓着就绑在那个旗杆上拷打,那场面村里的女人都不忍心看。”滕学臣说母亲曾跟他说过,虽说那是在惩罚犯罪的人,但被抓的都是穷人,主事人也都是由村里有钱有威望的人当着,所以村民们一点也不觉得痛快,那感觉就是富人在打穷人。

      帮日本人抓鸡被亲爹踢瘫痪

  1914年,随着一战的开始,日军的入侵,小村庄居民们平静的生活也从此被打破。“日本鬼子真熊啊!”每当滕学臣问起母亲关于日军入侵时候的事儿,黄秀兰老人总是以这句话作为开头,在她的记忆里青岛被日军占领了两次,小村庄都没逃过劫难,特别是1938年日军第二次入侵青岛时,小村庄的村民们更是被“祸害得不轻”。

  1914年日本军第一次占领小村庄后,横行乡里,变着法祸害老百姓 。当时村里有个村民叫黄仁纯,他的儿子黄佳有那时候才十几岁。一天鬼子进村,黄佳有刚好在村里溜达着玩儿,正巧碰上日本鬼子到处捉老百姓的鸡,小孩子不懂事,觉得好玩就跟着日本人一起抓,这一幕被他老子黄仁纯看到后十分生气,“兔崽子,你帮着日本人抓鸡!”把儿子抓回来冲着黄佳有就是狠狠的两脚,可让黄仁纯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两脚刚好踹在了儿子的腰上,再加上用劲过猛,黄佳有从此就再没站起来过,原本活蹦乱跳的孩子被踹瘫了。

  等到日本鬼子 1938年再进村时,小村庄的村民们纷纷跑到崂山、即墨等地避难,黄家人也逃了,只有家里的老太太黄王氏为了照顾瘫痪的孙子黄佳有,说什么也不肯走。老太太的三儿子黄仁礼担心母亲的安危,为了能回来看看老娘,劝她跟自己一起逃难,还专门去河南村开了个证明自己是良民的路条,揣着路条就往小村庄赶。可刚走到河西的地方,黄仁礼就被两个日本鬼子指住了,“八格牙路!跪下!”还没等他缓过神儿来,已经被压跪在地,此时赶紧掏出路条,可日本兵看也不看。眼看着日本兵站在自己面前擦军刀,看那意思是要砍头,黄仁礼心想:“这下完了!”可就在日本兵举刀之时,只见远处一骑尘土飞扬,一个穿戴整齐的日本军官骑马而来,用日语询问了士兵两句,随后又接过路条看了一眼,喊了一句:“开路,开路!”黄仁礼这才清醒过来,赶紧走了。这才从日军刀下捡回了一条性命。等到再与家人见面,真是感慨万千。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小村庄 关帝庙 升旗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