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事实判断是道德基石

2012-08-15 11:1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郭杨阳

  近日,一名中年男子在上海街头举着一块写有“寻找目击证人”的牌子守候在路边。男子称其妻徐某救人后被老太诬陷为肇事者。8月11日,经过数日调查,警方终于在事发地点附近大厦的监控中获知了真相。警方通过监控探头画面最终确认,徐某就是肇事者,老太并没有诬陷她。(8月12日《新闻晨报》)

  见义勇为救起倒地老人,却被诬肇事,这是最典型、也最能引发群体焦虑的道德事件。而被诬陷者自证无门,只好举牌“寻找目击证人”,无疑将道德悲情无限放大 。令人颇感震惊的是,这一“道德悲情”最终被证伪——经过警方查证,徐某就是肇事者,老太并没有诬陷她。一起常规的“道德事件”,原来是一个别有用心的“道德陷阱”!

  肇事者抓住公众的道德焦虑心理,试图迷惑视听、逃避责任,用心可谓险恶!利用公众的道德焦虑,这是比“不敢扶”、“诬陷”更令人愤慨的行为。有网友就在新闻后面跟帖表示:对肇事者“一定要严惩,维护社会风气”。而在依法制裁肇事者的同时,更有意义的启发则在于——这个被揭穿的“道德陷阱”,再次反证了事实判断的重要性。

  事实是道德的基石,尤其是在卸责、诬陷纠葛不清的语境中,只有坚持“事实至上”才能厘清道德事件中的是与非,也才有助于守护道德底线。事实上,屡见不鲜的道德事件中,其最核心、最焦点的争议也就在于:当事者到底有没有肇事?受害者到底有没有诬陷?而在“不敢扶”的窘境中,也是因为围观者对于公安部门的事实还原能力有所怀疑,所以才不敢冒着被诬陷、说不清的风险出手救人。如果司法机关能够增强事实还原能力,增加事件侦查的严密性,公众的许多道德焦虑都会解除。

  在这一点上,虹口警方做出了很好的榜样,“经过数日的辛苦调查,虹口警方终于有了突破……”。可见,只有努力履行职责,强化“事实至上”的逻辑,道德困局才能得到有效纾解。而在事件过程中,举牌“寻找目击证人”未能如愿,也让人感到些许安慰——基于道德焦虑而产生的“义愤”,并没有战胜最刚性的事实判断,没有“热心人”出来作证,也免去了更大的道德尴尬。

  这样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在道德焦虑的时代背景下,道德事件中的“无辜者”,最能引发最大限度、乃至于突破事实理性的感性共鸣。举牌“寻找目击证人”的同时,恐怕已有很多热心围观者早已心有不平、跃跃欲试欲出面作证。试想一下,如果真有人出来作证,那对于受害者,将是何种的心理摧残?

  “道德事件”最终被证明是“道德陷阱”,在唏嘘、愤慨的同时,还应看到:在道德焦虑泛滥,道德事件很容易在舆论平台中聚焦义愤的背景下,最大程度地发掘事实才是最好的应对,这不仅是对公安机关的要求,更是“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的体现。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孟祥龙]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