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青岛:滚木运巨石 30里路走了30天(图)

2012-08-21 08:52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从浮山大金顶上将巨石剥离下来是异常困难的。不过杰出的崂山采石工匠们经过重重努力,总算将这一艰难的任务给圆满完成了。但接下来更大的难题紧随而来——这么大的石头,该用什么方法来运?在运的途中会遭遇怎么样的困难?工人们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巨石的运送?

  运送石料工人层层选拨

  浮山采石地距离青岛车站大约15公里,大部分是丘陵地。巨大的碑石、简陋的工具、崎岖的山路、拮据的经费 、炎热的天气……这些都是运输巨石所面临的困难。就算是在科技高度发达 、经费充足的现在,要长距离运这么大块石头也绝非易事。

  为探运石之路,记者来到浮山大金顶一带,昔日的青岛石料厂早就被废弃,如今已经是小区楼房遍布。当年采石的大金顶处仍有两座陡峭的巨石,且留着当年被切割过的痕迹。见证过当年搬运石头的鲁海老先生告诉记者,当年运石的路线是从王家麦岛开始,经过徐家麦岛、辛家庄、浮山所、延安三路土路运抵孟庄路石油公司专用铁路线,路线长达15公里。

  “承担这项艰巨而光荣任务的部门是交运集团的前身——山东省联运公司青岛分公司下属的青岛市搬运公司起重运输队。”据交运集团董事长刘永康介绍,另外,还有浮山料石总厂(青岛市浮山第一石场)、台东区公安分局(今市北公安分局)、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厂等单位,这几个单位组成了青岛大料搬运委员会。

  由于从山岩上剥离出来的巨大碑心石坯体积太大,远远超过所需。为了减少搬运的工程量,石匠们完整地进行了第一次加工整形将其减重至280吨。随后,大石料在开采地半山腰平坦的地方又进行了第二次加工处理,重量减为102吨。

  搬运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石材的消息公开后,起重队的职工们都沸腾了。大家都知道这是光荣的政治任务,省联运青岛分公司、青岛市搬运公司连续一周天天在起重队开会,向全体职工强调这一任务的光荣性与艰巨性,每名工人都表示坚决完成任务,有的工人还向组织写了参战申请。最终决定抽调12名骨干专职参与此项工作。为了积极做好此次运输任务,省联运青岛分公司又从全系统中抽调精干力量,组成300人的运石突击队全力配合 12名骨干的工作。

  这12名骨干成立尖刀队,全力负责搬运碑石。其他当时参加搬运碑石的起重队工人也是需要经过层层选拨的,并不是想运就能运的。因为当时怕“阶级敌人搞破坏”,尤其是“共和国第一碑”这么大的工程必须慎重,别让特务搞了破坏,所以要求队员必须政治觉悟高。

  使用滚木移动的古老办法

  选拨好人员后,搬运公司组织人员来到浮山采石现场,勘察路面、周边建筑情况,特别对拐弯处均做了实地测试。接下来的难题就是如何把巨石运下山了。要想把这么大的石头运下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工人们在石料底下安上铁轨和道木,又拉上钢丝绳和滑轮,慢慢地将石头下滑到坡下的平地。

  下山后困难并没有减少。怎么将碑石运到火车站?从采石场到火车站约15公里,途中经过4个村庄、一个山岭、10余处桥梁及交通最繁华的市内街道。为运输石料,当时计划建一条临时重轨铁路,但时间、人力、物力均不能满足要求。

  施工组广泛征求各方建议,起重老工人凭借多年经验,提出采用最古老的方法——滚木及拖拉机牵引滚移的古老办法搬运。搬运公司邀请了专家、业务骨干进行座谈,认为此方法是首选,并将具体运输方案报青岛大料搬运委员会。

  滚木方法:在路面上铺设枕木,把圆木放在枕木上做滚木。再把大石头放在定做的铁架上,下面特意找来黑枣树与柿子树嫁接的硬木做成的平拍子。滚木与木拍子接触,用推土机牵引滚移。大石料微微挪动了。

  移动的方法有了,那么怎么将巨石搬上滚木呢?大家决定采用最古老的办法:先铺设一个移动“铁轨”,以松木作枕木,上面再满满地铺上一层钢管。原先工人们准备将石料直接放在钢管上,后来经过讨论,觉得这样有可能导致石料受震破损。为保证万无一失,他们在钢管上垫上了四根宽约半米的大方木,上面再架上一层钢板和一层木板,这个复杂的“宝座”安装完毕后,工人们花了一天的时间用千斤顶把大石料放了上去。

  8月29日搬运工作开始,工人先将几根大圆木垫在巨石下试试,但垫下后刚运了没几步,巨粗的圆木就沉下去一些了。工人们担心15公里的长距离圆木会撑不住。

  为保证万无一失,经过请示后最终决定不用可能被压坏的圆木,改用鞍山钢铁厂提供的无缝钢管初坯。碑心石装在一个9吨重的铁拍子上,下面做上木床,用四个“油千斤”顶着,再在下面铺上垫木和滚木,系上钢丝绳,在3台进口大马力拖拉机牵引下,缓缓地移动。

  起重工人利用原始作业工具,通过绞、磨、推、拖、吊、拉等方式进行作业。当时主要用来搬运石料的分别是一部推土机和一部卷扬机。石料置于卷扬机上面的钢骨架上,由推土机牵引。起重工人们在铁轨前方用推土机当牵引,拉着滑轮组中的一根钢索前进,每前进一段距离,就要把原来在最后面的枕木移到最前面去。

  从浮山到火车站走了30天

  15公里的路总共走了30天,在运输过程中由修路拆房队开道,还有警察站岗,民兵护卫。队伍走到哪里,一行人的帐篷就搭到哪里,像是古代行军。青岛市民代表一路夹道相送。大石所过之处,都是鲜花和爆竹声 。到了晚上,负责看护的警察和民兵就提前扎好帐篷,整夜守着碑石。

  这事在当时的青岛是一件大事。许多没有参与起重队的人就需要为他们准备饭、水,帮助他们洗衣服。有力的出力,没力的就出物。所经过之处的村民们也都很配合。在途中拆掉了阻挡石碑运输的五间民房的墙角。待大石搬运后,政府再给修建完整。

  八九月份是青岛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了,搬运的工人们都只穿着一件汗衫。搬运一天,工人们的汗衫全部都是湿的,都能拧出水来。有的工人干脆脱了衣服光着膀子干活。

  搬运进行得比较顺利,上头给起重队的指令是:确保巨石安全,不求搬运速度。给起重队五六十天的时间来完成这15公里的搬运。起先搬运的头两天,为了测试搬运方法,搬运工人走得非常慢。等测试无误后,再缓缓前进。在9月25左右 ,巨石基本就能达到孟庄路石油公司专用铁路线。为了等27日“运送一个月”的庆典仪式,搬运队又将进度改慢了。

  9月27日,经过30天,碑心石运到孟庄路石油公司专用铁路线。原本按照计划,巨石应该要五六十天才能到达火车站。但通过这个滚木的方法提前完成了任务。

  到达火车站后,为了运送石料,搬运委员会从东北电业管理局丰满发电厂借来了一节当时在全国载重量最大的平盘车厢,可是这节车厢驶抵青岛后,委员会才发现它的载重量只有90吨。为使石料安全抵京,铁道部门经多方考虑,最终采取最简单也最稳妥的方法,按90吨车皮超载10%预算,对大石料进行了第三次加工,将石料改为94吨,连同束车设备与垫木共重100吨。

  全套的运输工具也装了一节车厢,警卫排和12名起重工人分别上了另外两节车厢。就这样,一辆只挂了四个车厢的专列沿着青岛石油公司的运油专线,向北京出发了。

  建委会奖励他们14匹红布

  1953年10月13日,北京北站鞭炮齐鸣,挂着专列牌子的火车载着这块碑心石抵京。朱德总司令亲自带了一队人在车站打着彩旗、敲着锣鼓迎接他们的到来。工人们又用老办法,花了三天时间把石料运到了天安门广场的纪念碑工地。最后一次加工完成的碑心石,长14.4米、宽2.72米、厚0.6米、重约60吨。

  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落成,5月1日举行揭幕仪式。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送给青岛石料厂14匹红布作为特殊奖励。厂里当即将这些布做成了大礼堂用的大帷幕,上面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纪念百吨大料留念。

  此后青岛又分两批将138块58.6立方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花岗岩石料运送北京。据记载,采集和运送碑心石前前后后共用了7116人。记者 李金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滚木 巨石 30里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