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亭胡氏家族募集百万元 完成族谱第二次修订

2012-09-21 09:5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目前在册族人两万多

    至今,胡氏家族已经有了600多年的历史。经过两次家谱修正之后,胡氏家族在册的族人已经从最初的50余人发展到了现如今的两万多人。他们主要分布在城阳东流亭社区、洼里社区、崂山北龙口社区等地,有很多族人还迁徙到了外地,最北的胡氏族人在吉林,最南方的则分布在中国台湾。

    “‘少时离家乡,归来头满霜’,我父亲在世的时候经常提起这句话,是家谱让我们找到了一种归属感。”胡氏族人胡芝珍告诉记者,上个世纪40年代末,她的父亲一代因为生活所迫,无奈之下背井离乡,到了台湾,而这一去就是六七十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她的父亲才有机会回来过几次。如今父亲已经去世 ,弟弟妹妹已经定居台湾,得知要续修家谱后,弟弟妹妹还专程寄来了经费,支持家谱续修。

人才辈出造福于一方

    在流亭胡氏的发展史上,涌现出许多优秀人物。“十世祖胡峄阳,以品行端正、学识渊博著称于清初。”事实上,在胡氏血脉中,有许多优秀的人物,坚守着传统的美德。

    保护黄县路,捐资修筑白沙河堤坝,建洼里村胡氏子弟识字所……这些都是胡鹏昌所做的。民国时期的胡鹏昌,为官清正,在后世中颇具口碑。而在胡鹏昌的传记里曾提及,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期间,他为清军供给粮食充足及时,被褒举授予“五品军功”。

    1921年前后,胡鹏昌参与京绥铁路建设,并成为了京汉铁路顾问。1924年回到青岛先后任胶澳商埠水道局长、财政局长,对财务进行整顿。他曾经建洼里村胡氏子弟识字所,全额资助老师薪水、学生学费和书本费,多次修缮白沙河堤坝等等。

青岛爱乡之语源自胡氏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这句青岛人的爱乡之语,正是出自流亭胡氏家族的胡峄阳。

    “胡峄阳生于1693年,是东流亭村人。”胡孝聪说,胡峄阳本人通晓易经,重视德行修养,提倡格物致知。“他以易经理论为指导,探索自然规律,对天文变化、海洋气象、风雨旱涝的预测非常灵验。”

    胡峄阳最出名的名言警句,就是“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这是他游遍崂山,考察崂山地域特点之后做出的赞誉。“崂山地区偏于一隅,少有战事;地质结构稳定,少地震;沿海气候湿润,少干旱;地势中高周边低且近海泄洪顺畅……”这些特点让胡峄阳得出了“大歉不歉,大乱不乱,就怕倭寇上岸”、“千难万难不离崂山”等名言。如今,胡峄阳传说已经从单纯的口耳相传变为了《胡峄阳传说》一书,记载了与之有关的故事。

■故事

传说成风俗

    在洼里有一个风俗,那就是大年除夕,家家户户都吃豆芽菜,这个风俗就跟胡峄阳有关。

    传说胡峄阳在儿子胡影不到两岁时就去千里岛修行,胡影长到十几岁时思父心切,独自前去寻找。下船踏上千里岛,就见到一位中年男子在练舞,那人不多说话,在得知胡影来意之后就把他带入房间,并与之同住,但始终没有告诉胡影谁是他的父亲。在胡影回家之际,那人拿出一些豆芽塞进胡影口袋:“我给你点金丁香吧。”胡影跟渔船上岸,因没有见到父亲心里沮丧,随手掏出豆芽扔到了路边。

    回到家中 ,胡影将经过告诉母亲,才从母亲那得知原来那位中年男子就是自己的父亲。这时候,他拿出口袋里剩下的唯一一个豆芽,豆芽霎时变成了一根金钩。从那之后,人们每到过年都要炒豆芽,以图来年吉祥,生金发财。灵感来于此的“金丁香”牌豆芽菜,也成为了城阳的一个著名品牌。

■讲述 盛世修族谱,记几世变迁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经济稳步发展,也没有战乱和灾荒,所以我们族人们也想到了要续修家谱。”参与胡氏家谱续修过程的胡孝聪告诉记者,如今群众日益富裕的生活为修谱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精力。

    2006年4月20日,流亭和洼里社区的领导共同决定,成立专职领导班子,命名为“续修胡氏族谱流亭联络处”,两个社区主任每人捐助一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同时发动有名望及事业有成的族人和社会人士大力支援。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共投资百万元,参与续修的人员跑到全国不少有胡氏族人的地方搜集信息,最终在2008年将家谱续修完毕。

    记者了解到,明朝永乐年间,胡氏始祖到了流亭,数年间,族人屡迁徙他乡,为知血缘亲疏,别辈分高下,在道光26年(公元1846年),胡氏族谱汇聚成一册。而第一次续修家谱则在1915年,录入家谱当中的族人为9634人。2008年第二次家谱续修完成之后,胡氏家族的族人已经多达25300余人。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