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饥饿:记住那段历史 对得起祖辈和我们自己

2012-10-30 09:5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饥饿,年轻人对它很陌生 。但那种前胸贴后背,整个人因被掏空而产生的恐惧、沮丧、无望的感觉,仍留在父辈们的胃里,流在祖辈们的血液里。吴文光带着一帮年轻人,想把这种感觉“继承”下来。他们用DV 影像,历时两年,追录着经历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老人们的饥饿记忆。

  今天,绝大多数中国人已不再挨饿,甚至全国的餐桌浪费率高达20% 、每年倒掉两亿人一年的口粮。吴文光的学生们说,继承饥饿感,记住那段历史,这是为了对得起祖辈 ,更是为了对得起我们自己。

  王海安,24岁。说起“饥饿”,他拼命回忆,才能在脑子里搜罗到相关的信息——有事误了饭点儿 ,肚子饿得叫唤,这顿不吃抓紧补上。

  李新民,24岁。对于“饥饿”,她印象最深的是 ,自己上小学时住在外婆家 ,有时受不了舅妈的唠叨,赌气不吃午饭就去学校 。至于挨饿那种滋味,她很难记起来。

  路希明,31岁。他想到的“饥饿”,是父亲那段老掉牙的童年经历。父亲家兄弟5个,小时候抢东西吃抢得打起来,难得吃顿白米饭,为公平起见奶奶会找个秤,给哥几个每人称二两。太遥远了,路希明拿这个当笑话来听。

  这是一个饥饿感缺失的时代。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曾有这样的调查:目前中国的食物浪费程度超乎想象,全国一年仅餐饮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就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这相当于倒掉了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而在不久前的10月16日,国内多个城市的粮食局局长带头禁食,“以身作则倡导粮食节约概念”。

  “刷锅水都不舍得倒,年轻人吃剩的要扔掉的,都要来吃了。”只有 60岁左右的长辈们,最懂得饥饿、粮食意味着什么。

  这源于他们那段抹不掉的记忆。“1958年还能吃饱饭,窝头还是用粮食做的,1960年窝头里掺着野菜,掺着萝卜、糠。”“我和俺孩子在黑天到地里把树皮剥下来,到家用刀剁剁,放到锅里煮一煮,和孩子吃。”老人们面对着镜头说。

  当王海安、李新民等多位年轻人参与到“民间记忆计划”之中,走访了多位饥饿的亲历者之后,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他们才知道,“什么事都是有原因的,老人们勤俭节约与富不富裕没多大联系 ,因为她们从那时过来,差点被饿死。”

  “民间记忆计划”,是由有“中国独立纪录片之父”之称的纪录片导演吴文光2010年1月发起的活动。它的主要内容是,让一群年轻人回到自己出生长大或者祖辈出生长大的村庄,把镜头对准那些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饥荒的老人,寻找当年的历史细节。

  截至2012年4月,已经有60多位参与者,手持DV回到村子,走访了近700个老人,足迹遍布全国17个省份、110个村子。

  这个名为“寻找饥饿”的拍摄项目拍出了20部时长1小时以上的纪录片。其中王海安拍摄了《进攻张高村》,邹雪平拍摄了《饥饿的村子》、《吃饱的村子》、《孩子的村子》,那个在纪录片里说原本“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与农村有关系”的章梦奇,重新返回父亲的老家 ,拍摄出了《自画像:47公里》。

  这两年里,这些纪录片已经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等国内高校放映,在北京、上海、云南等多个艺术活动上展播,并入选了新加坡艺术节、巴黎真实电影节参展影片。10月15~28日,吴文光带着4位学生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北卡大学、杜克大学等7所高校进行了纪录片展播。

  他们还以此为基础,排练出一场以饥饿为主题的剧场演出,演出者都是拍摄“饥饿计划”的年轻人。

  在舞台剧里,这群年轻人喊出这样的台词——“因为饥饿,我们去寻找饥饿。”

  对于这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王海安的解释是 ,以前对从小生活的村庄、发生在长辈们身上的历史很无知,现在,他们要去寻找真相和记忆。

  “很少有年轻人主动走进老人阴暗的屋子。我成了他们难得的倾诉对象。”王海安感慨说,这是一次次极难得的对话。讲完自己的经历,有的老人会热情地留王海安在家里吃饭。也有的会蹒跚着带王海安去找村子里其他的亲历者。

  他们很想通过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谢意,就为还有人记得他们。

  当然,也有老人拒绝面对镜头。“拒绝我的有主动性,也有被动性的。前者是因为自己的亲人就是饿死的,受伤害太深 ,内心的伤痕再也无法治愈,不想去回忆。后者是因为担心说出来以后会有麻烦。”听得越多,王海安越能理解那些老人。

  吴文光说,“寻找饥饿”之旅,对采访拍摄者来说,首先是一次自我的回归,回归到和自己有关的村子,回归到生活的根部;然后是对历史的寻找、尊重,是对现实的一次反思。

  拍摄过程中,参与者多数都遭遇到了一些阻力。他们是从老人们对此事的反应中,找到了记录下去的价值。作为活动的早期参与者,山东滨州的邹雪平把村子里的老人邀请到自己家里,放映她所拍摄的片子。围坐在电视机旁的老人目不转睛观看着自己的讲述,有的哭红了眼睛。

  看了片子的孩子也成了邹雪平的拥趸。他们成为拍摄者的一员,在2012年的寒假里,挨家挨户拜访老人,帮助邹雪平成功在村子里为饥荒中逝去的老人立起一块纪念碑。经历饥饿的是老人,记住历史、珍惜当下的则是年轻一辈。

  在纪录片里,一个一起倾听了老人们口述历史的小女孩津津有味地对邹雪平说:“我差点儿被那些老人感动”,“我长大也想做一模一样的事儿。”

  文/本报记者 朱艳丽

  图/新华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寻找 饥饿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