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区2万居民试点生活垃圾分类

2013-03-28 10:56   来源: 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黄露玲报道▲市民分类投放垃圾。



    本报讯 记者3月25日从济南市城管局获悉,继历下区去年试点“四色”垃圾分类以后,今年济南将在市内5区每个区选择20个试点单位,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模式和方法,试点人口数达2万人。

    2012年2月8日起,济南市历下区作为我省首个“四色”垃圾分类试点区,投入500万元在全区36个点开始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按照划分餐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四类的标准,每组垃圾箱设蓝、绿、黑、红四种颜色。根据历下区城管局统计的数据,各试点单位目前生活垃圾分类率平均达到50%以上,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据济南城管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试点按照“近期大分流,远期细分类”的发展思路。其中,“近期大分流”指以日常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餐饮单位)、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集贸市场批发市场有机垃圾和废品物资为主要内容,开展垃圾大分流,主要建立批发市场有机垃圾减量处理,开展餐厨废弃物统一收运处理。

    同时,“远期细分类”将以试点为主,把危险垃圾、家庭厨余垃圾从日常生活垃圾中分出,将设置专门垃圾桶,试点分类收集

    其实,早在2002年,济南市曾在两个小区试点过垃圾分类,不过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谁都知道垃圾分类是好事,可是推广起来为什么就这么难呢?经过一年的垃圾分类尝试,历下区城管局12319工作站党支部书记王业忠认为:“垃圾分类必须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源头,即让老百姓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能将垃圾进行正确投放;另一方面是终端,即对分类投放的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压缩,最后分类处理。”而记者了解到,以往的垃圾分类尝试往往停留在抓源头,收集运输处理的配套设施却无法跟上,导致垃圾桶分了类,却被一股脑倒进一个垃圾车里拉走作同一处理,垃圾分类必然以失败告终。

    其实,试点刚刚起步时,配套设施不足的历下区也经历了“垃圾桶分类、垃圾车不分类”的情况。直到去年10月,历下区投资2.7亿元的生活废弃物转运处理中心正式建成启用,以这个花园式流转中心为依托,引入40部四色垃圾收集车,实行桶、车无缝隙对接,分类垃圾无处可去的局面得以改善。

    记者跟随一部垃圾车目睹了垃圾从收集到压缩的全过程。只需要把对应的垃圾桶固定在垃圾收集车后部的特定位置,就能够通过机械将垃圾自动倒入车内。转运车将垃圾运往位于胶济铁路以南、奥体西路以东的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后,驶入对应停车泊位将垃圾倒进压缩箱,即可完成分类压缩处理。整个收集转运过程实现了垃圾不落地,即使走进垃圾处理中心内部,也闻不到一丝臭味、看不到一点垃圾。

    王业忠告诉记者,目前,经过压缩后的餐余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被运往济阳县孙耿镇的济南市第二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进行焚烧和填埋;对于可回收垃圾,环卫工可以集中起来卖给废品回收站。而有害的垃圾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处理办法,只能是“暂存”处理。他坦言,对于有害垃圾的处理,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来进行支持。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