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家挨户做宣传 退休工人热心推广垃圾分类(图)

2014-05-13 17:45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迟进国老人热衷垃圾分类工作



  半岛网5月13日消息  迟进国是八大湖街道延吉路社区的一位花甲老人,然而在本应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他却以一种难能可贵的奉献精神,投入了垃圾分类指导志愿者队伍。

  退休工人投身垃圾分类工作

  2004年,迟进国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一向闲不住的老迟当起了业委会的主任,小区里谁家的马桶堵了、水龙头坏了,只要一个电话,老迟都无偿提供上门维修服务。

  2013年11月,市南区推广垃圾分类试点。“居委会的主任找到我们几个老党员,动员参与垃圾分类的推广的活动。”迟进国告诉记者,年轻时,他曾去过36个国家和地区,看到很多发达国家在环保方面下的苦功夫。“我们国家的经济从落后逐步向发达国家迈进,但经济发展快了,物质条件好了,人们的观念和意识还没有迅速转变。”

  “垃圾分类归根到底是理念的问题。”迟进国对这项利国利民利子孙的好事一口答应了下来,主动投入垃圾分类指导志愿者队伍。

  挨家挨户做通“垃圾分类”工作

  6日上午,在天泰新村二期,记者见到了这位年近70的老人。在小区的垃圾分类专用的垃圾桶前,老人麻利的检查着垃圾分类情况。“西瓜皮可以回收再利用,用作饲料,应该放在绿袋子。”迟进国不顾废弃垃圾散发的阵阵酸臭味,耐心的把居民分类错误的垃圾放到正确的垃圾桶内。

  “从去年开始,市南区开始试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迟进国介绍,这项活动政府投入很大,每户居民每天能免费两个垃圾袋子,一个绿色,一个灰色的,都是可降解的。为了尽快宣传好这项政策,迟进国和他的队员挨家挨户知道垃圾分类的正确做法,像是果皮果核、剩菜剩饭、菜叶等厨余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应当放在绿色的袋子里;像是纸张、塑料瓶等应当放在灰色的袋子里。

  

迟进国老人在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



  “通过宣传,很多人开始慢慢接收垃圾分类的观念。”迟进国介绍。

  每天站岗三个小时 节假日无休

  然而让迟进国意外的是,小区里很多年轻人反而对垃圾分类不以为然,总说习惯难改。“为此,从担任垃圾分类指导员后,我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在垃圾桶旁站岗一个半小时。”迟进国介绍,每天上午8:00~9:30,下午4:00~5:30,这两个时间段是居民扔垃圾的集中时间段,他就站在边上,如果有居民不认可垃圾分类或是分类错误,他就再讲解一遍。“有时候,比我小的一辈,看到我这么认真负责,他也就不好意思把垃圾随便一丢了。”

  “按理说,我们周末可以不出去站岗的。”迟进国说,但他觉得越到周末,小区里人多,垃圾分类工作才更要做好,所以他从去年至今,没休息过一天。

  在迟进国的坚持下,他的工作也从最初不被居民们了解、配合、参与,到现在400多户居民形成了户户参与、个个争先的局面。

  垃圾分类志愿者其实是个社区热心人

  其实,除了做垃圾分类指导员后,迟进国这个老党员“名声大震”,在小区,提起老迟,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老迟告诉记者,他当了8年的业委会主任,地震时他带头捐款,碰到谁家有个难事,他也主动帮忙。

  小区里有个老阿姨80多岁了,不和儿女住在一起。有一次,她家厨房的抽油烟机坏了。“她给我打电话,让我帮着去买油烟机,这就说明她信任我。”迟进国说,有的居民家里的下水道堵了,他帮着掏,谁家的门合页松了,他也帮着修。邻里之间,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热心人。

  文/孙贴静

   [编辑: 董芳]

相关阅读

青岛 垃圾分类 市南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