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科学规划道路交通 让出门不堵成为一件小事

2013-04-10 14:1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城阳,作为一座焕发青春活力的城市,以其宜居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安家落户。城阳是宜居的,已经在青岛成为共识。在这里,交通便捷、环境优雅、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即日起,本报记者将带你体味这座城市中宜居的所在。

  要说开车的人最怕遇上的事儿是啥,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俩字:“堵车!”现在 ,开车出门想不遇堵车,那还真是有难度的一件事情,而对于生活在城阳的市民来说,出门路路通不堵车,却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件小事。

  路网密度大,车辆分流快

  1999年城阳区的车辆总数仅为6万辆,而到了2012年城阳区的车辆总数猛增到17.5万辆,增速令人咋舌,除了数量的增长外,城阳区位于进出青岛市的北大门,位于北部的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和青岛汽车北站,每天都会形成一定密度的车流。“现在车辆增长的速度是按天算的。”已经在一线工作了 18年的城阳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机动队邵国栋中队长深有体会,“像1999年的时候,城阳在马路上行驶的车辆以大货车和摩托车为主,晚上9点过后基本就没车了,就像一座‘空城’。但是现在,城阳的车辆一点也不少。”

  车多路却不堵,听上去像天方夜谭,记者经过采访了出租车司机、私家车主等10余位市民后发现,市民普遍认为城阳的公路道路设计合理,路网密集,车辆分流快,不会形成堵车点。“城阳区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干支相连的现代化公路格局。而且目前,城阳区的公路密度的排名在全国也是靠前的。”城阳区公路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进入新世纪以来,城阳的公路建设从以高速公路建设为主转移到路网等级的提高和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上来。公路建设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继2001年对青威路进行拓宽改造以来后,烟青路、正阳东路、王沙路、正阳西路等干线公路都进行了改建,都拓宽至24米的一级公路,园区公路、镇村公路也都发展迅速。

  智能交通,让咱少等红绿灯

  住在城阳仁德居的张先生,每天都要开车上下班,对城阳的交通情况更有发言权,“我家住城阳,去李村上班,每天在下午6点左右开到城阳时,几乎不堵车。”张先生说,最让他感受深刻的一点是,他在城阳城区的主干道——正阳路等红绿灯时,明显要比其他地方顺,基本不用等,而这正得益于,城阳交警正在打造的智能交通网络系统,据了解,根据城阳交警大队对城阳正阳中路智能交通系统经调研统计数据显示,车辆在通过正阳中路时,平均车速能保持在 40~50公里/小时;全路段平均行程时间由8分钟左右缩短为5分钟左右,缩短时间37.5% ;每个路口车辆平均排队长度由15米减少为12米;通过该路段的车辆数量由原来的平均每天2万辆次增加到2.6万辆次,总体同行数量提高30%。

  “虽然说城阳区目前道路还不堵,但是现在车一天比一天多,道路资源也日益紧张。在方便百姓出行方面,我们这套系统可以大大缩减车辆等待红灯的时间和频次,可以通过车流量的大小实现自动控制。”城阳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张立公说。

  交警多处设岗 ,及时疏导交通

  除了等红绿灯的时间少了 ,城阳道路上的“见警率”也很高,“城阳道路上常常会看到执勤交警,这就让很多司机好好开车,行人乱穿马路、车辆乱掉头、乱停车的现象少了,交通情况自然通畅。”张先生说。

  据了解,城阳交警大队目前每天设置24处固定执勤岗位,15个巡逻岗位,还在45个道路车流高峰处和19处学校护导设置岗位,疏导交通。而民警的上岗时间也根据季节调整,一旦遇有重大节日、恶劣天气民警都会提前一小时上岗,而在夜间,城阳交警大队的值班民警要开启警灯在各自辖区巡逻到23时。

  “如果发现有堵车情况,民警可以及时上前处理,在堵车还没有堵成‘大疙瘩’时就将其疏通开,这样道路也就通畅了。”城阳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张立公说。

  文/图  记者 刘蓓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