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田庄镇张伟军计划打造万亩基地生态航母

2013-04-25 14:4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从起初顶着巨大压力流转土地建设大棚,雇人干活,到如今村民们尝着甜头,抢着承包大棚,青岛鑫丰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军走过了一段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的道路。如今 ,看着1273亩大棚里的蔬果长势喜人 ,张伟军又有了新的目标,打造胶东半岛首个万亩基地生态航母,将自己的农场事业进行到底。

  初期被误认为包地开采铁矿

  4月 18日,记者来到位于平度市田庄镇于埠村的青岛鑫丰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时,董事长张伟军正在7号黄瓜棚中和检测员一起对黄瓜进行品质检测。看着现有的1273亩蔬果大棚内长势喜人的蔬果,张伟军喜笑颜开:“现在看发展挺不错,但是在创业初期,真是步履维艰。”

  张伟军告诉记者,流转土地是蔬果基地建设的必备、首要条件,而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必须依赖于当地村民的支持,“于埠村地下含有丰富的铁矿,富含矿物质的土壤构成对于蔬果种植可谓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因此我坚信,在于埠发展蔬果基地的方向肯定是选对了。”

  “但是,村民们对土地流转的不认同是最大的问题。”张伟军说,“不管我怎么保证,村民们都认为我是要包地开采地下的铁矿。因此,都不同意把地流转给我。”张伟军说,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他们成立了一个10人小组,挨家挨户地去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与此同时,他还出资带村民们去寿光、潍坊等地参观,帮助村民开阔眼界,转变观念。

  经过反复协商,最终有100多户村民同意以每年每亩地1000斤小麦的价格与张伟军达成了土地流转的协议。流转到1273亩土地之后,张伟军于2011年11月11日正式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那时候,还没有家庭农场这个概念,所以,我一直沿用当初注册的公司名号。”张伟军说。

  目前村民获益,争抢承包大棚

  “公司是成立了,村民们仍担心风险。所以,2012年上半年,我是雇村民到蔬果基地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60元的底薪,另加销售提成。”张伟军说,经过半年的时间,村民们掌握了技术,收益也不错,他们逐渐接受了蔬果基地的运作方式,并对蔬果基地的实际运作有了新的认识。

  2012年下半年,有30户村民主动找到张伟军,要求承包大棚,自己经营 ,村民张宗文就是其中一位。“我自己家20亩地都租给了公司,从去年8月1日开始承包公司大棚,第一批是包了20多亩冬暖式大棚,这次又租了40亩春暖式大棚。”张宗文美滋滋地告诉记者,现在他还雇了20多个工人,每年除了租地的收入还有承包大棚卖蔬果的收入,“比自己单干强多了,收入起码是以前的10倍以上。”

  张宗文说,盖一个大棚前期需要投资约40万元,“这是我们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现在公司流转了我们的土地盖起了大棚,我们只需要花每亩8000元的价格就能租下大棚。公司统一培训 、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物质、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我们省心多了,只要安心把蔬果种好了就行。”

  未来打造万亩基地生态航母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张伟军的蔬果基地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产品输送到青岛、北京,甚至港澳地区,在多地都有了不小的知名度。“接下来二期工程,我们准备投资五千万至一亿元再建5000亩大棚,顺利的话,今年秋天就能建成了。”谈到未来的发展,张伟军充满了信心,“只要方向对了,成功就是个时间问题。”

  据了解,未来张伟军计划打造青岛首个“四位一体”模式的万亩基地生态航母,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保鲜储藏,加工,包装,销售出口”互补的生态良性循环基地。“下一步,沼气池、养殖场、酱菜厂等都在我的计划之内,以后将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产业链。”

  张伟军告诉记者,要想长远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保障蔬果的品质。“公司统一物资供应,避免重茬,从根本上解决了食品的安全问题。此外,技术人员也会不定期到棚内进行抽查检测。”未来,公司还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让消费者在网上24小时都能看到蔬果的生长、采摘、运输情况。从种植到运输全程监控,确保送到消费者身边的都是质量可靠的蔬果。

  文/图 记者 郭微微 张程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