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帚加工带动姚家村民发家致富 年增收两百万

2013-05-29 16:50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扫帚的捆把是个力气活,需要男劳力。



  扫帚对于平度市民来说,是再寻常不过了,可是,看起来不起眼的一把扫帚却能带动同和街道姚家村全体村民发家致富,甚至临沂、莱西等地的人都知道平度有个“扫帚村”。生活富足、邻里和谐、村容整洁,姚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扫帚制作流传几百年

  说起姚家村编扫帚的历史,村里没有人能说得出来。“扫帚加工是我们村的传统产业,至于具体是从哪一辈开始编扫帚的,我也不清楚,我只知道我爷爷就编了一辈子扫帚。估计怎么也有几百年历史了吧。”姚家村一位90多岁的老人告诉记者。

  提起扫帚加工,65岁的姚洪恩告诉记者,现在交通运输发达了,扫帚加工原料的运进和扫帚成品的运输都是货车门对门进行,效率提高了,人也省力多了。“虽然,我也不知道我们村编扫帚的历史,但是,我知道从我爷爷到我这辈都是多亏了扫帚加工的收益才得以贴补家用。”姚洪恩表示,为了保证扫帚的品质,扫帚制作原料非常重要,“只有浙江的竹子最适合做扫帚,其他地方的竹子做出的扫帚不管是成色还是耐用度都不理想。所以我们村祖祖辈辈用的都是浙江的竹子。”

  共7道工序,分工合作

  据了解,随着“扫帚村”名气越来越大,慕名前来订购扫帚的客户也越来越多。为了规范村民的经营,村支书姚涛专门制定了村规民约,要求村民不得以各种理由对客户强买强卖,也不得私自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卖扫帚而损害其他村民的利益。“虽然,扫帚制作和买卖都是村民个人的事情,但代表的却是整个村子的形象。”姚涛告诉记者,“因此,规矩很重要。只有遵循公平、公正、诚信的市场准则,我们的扫帚产业才能做大做好。”

  “为了提高扫帚的加工效率,村民大多是分工合作。”姚涛介绍,“村民们打叶子、砍大条 、堆大条 、装形编面、捆把扎制、刮去旁枝到整理成型,7道工序都由专人负责。其中,捆把扎制是个力气活,都是由村里的壮劳力来完成。”

  一年能增收20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姚家村大约70%的村民仍旧做着扫帚加工。“这几年,村子附近建起了不少乡镇企业,很多村民都是白天在厂里上班,晚上下班抽空编扫帚。”姚涛介绍,“也有的村民家中是男人上班,女人在在家照顾老小的空余编扫帚。”

  据悉,目前,姚家村设置了近20个扫帚加工点,每天100多名老手艺人分工合作,每年可加工扫帚50余万把,年创收益200多万元。“扫帚加工的步骤虽然不少,但是,毕竟我们村里都加工这么多年了,都熟能生巧了。”姚洪恩告诉记者,“现在,平均一把扫帚加工完成也就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碰上好年景,一家光扫帚加工就能有五六万的收入,再加上地里的收成和偶尔在企业打工赚的工资,一年的收入非常可观。”

  文/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