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要"变脸" 城阳小麦种植户降雨前开镰抢收

2013-06-19 14:1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进入6月份以来,城阳持续多天的晴好天气让小麦迅速进入成熟期,不少农户已备好了麦收农具,静等“开镰”。6月17日傍晚,城阳迎来降雨天气,城阳区的小麦种植户在降雨之前对小麦进行了抢收

  一听要下雨,赶紧抢收小麦

  “最近天气晴好,有利于小麦成熟。听天气预报说要下雨,我们赶紧把地里的小麦收回家。”6月17日下午 2时许,记者来到棘洪滩街道的魏家庄社区,在该社区附近一片金黄色的麦田里,魏连邦老两口手持镰刀,正在紧张麦收。魏连邦说,如果不是天气预报即将下雨,他不会着急“开镰”的。

  魏连邦今年69岁,家中0.2亩地的小麦收成虽不如往年,但是看着镰刀下的小麦一捆捆装到旁边的车子里,他还是难掩心中的喜悦,“收获的这些小麦够我们的口粮了。”魏连邦告诉记者,小麦在雨后收割不利于晾晒,所以村民大多在最近这两天忙活。因为种的小麦不多,他们老两口才决定用镰刀收割。

  麦收80% 靠联合收割机

  记者看到离魏连邦家麦田不远处,2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正在作业,他们要赶在下雨前将几户村民家的小麦收割完成。据一台收割机的司机介绍,从6月中旬开始,陆续有村民着手麦收,“因为前段时间天气一直很好,多数村民并没有着急‘开镰’。直到前两天的天气预报说近期可能会有降雨,我们才跟着忙活起来,几乎每天都会有近10个小时的工作量”。

  记者了解到,目前城阳麦收已经到了集中收割期,其中80%靠联合收割机,收割、脱粒、分离茎杆、清除杂余物……只需十几分钟就能割完一亩地,价格在 60元/亩左右,和传统的割麦方式相比省时省力。

  今年城阳种植小麦2.57万亩

  随后,记者又先后来到上马街道的郭家庄社区、王家庄社区,棘洪滩街道的魏家庄社区、黄家庄社区等地,在社区里及居民房前随处可见堆放的麦子,已经脱粒的在阳光下晾晒,有的用镰刀收割还没来得及脱粒,放到路上任由过往车辆碾轧“脱粒”。

  记者在郭家庄社区见到郭先生时 ,他正在路边摊晒粮食。“今年一共种了2亩多地,差不多有1200多斤的收成。前两天收割完后,趁着天气好就再晒晒,最后入库存起来。”郭先生说道。

  “一般进入6月份,小麦基本进入成熟期,只是还不宜收割,直到几天后小麦叶片枯黄 ,麦粒变硬后才能开镰,这样能保证小麦产量。”已经种植小麦20多年的郭先生表示,麦收时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遇到下雨天,要在三天前就做好突击收割准备,以免长时间的下雨天气影响麦收。“小麦不是收回家就完事了,晾晒同样很关键,这个过程需要持续三五天的时间,如果家中没有合适的地方晾晒,雨季之前一天最好不要盲目收割。”郭先生说。

  记者从城阳区农业局了解到,城阳区2013年小麦播种面积为2.57万亩,其中,上马街道1.74万亩,棘洪滩街道0.83万亩。

  文/图  记者 张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