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一号"见证青岛历史 记录城市百年变迁

2013-06-25 07:5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不知在多少城市里会有一条叫做“中山路”的街道,也不知道在这些街道上都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然而在青岛的海边,却有着一座见证着历史的“中山路一号”。穿过百年的迷雾,如今的它依然在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变迁。而几乎整个20世纪,中山路一号都是一个值得玩味的地方。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即便是忽略了细节,也足以令人回味 。

  1910~1914 “人富人穷,上下沉浮”

  1910年对德国建造师罗克格来说是充满期待的,这一年他承接设计的青岛福音教堂(今江苏路基督教堂)即将完成,而他的另一件作品——青岛俱乐部又要开工了。

  “这个俱乐部就是现在的中山路一号,当时中山路还叫斐迭里街,俱乐部就修在街口最南段的位置,对着栈桥,望着前海。”文史学者鲁海介绍说,这座完全按照德国风格设计的二层建筑最初被命名为青岛俱乐部。据记载该建筑于1910年5月开工建设,1911年10月完工。之后迅速成为侨居青岛的德国高官及上层人士的社交场所。不过那段历史却十分模糊,因为有文件显示早在1904年,该处便被定为修建俱乐部的地址。

  但相对之后上演的故事,这些有争议的细节已经不再重要了。

  对于迁居此地的殖民者,这座有形的建筑成为他们漂泊心灵的寄托。1913年底的一份《青岛时报》曾这样评价道:“(青岛俱乐部)作为商人、政客、卫戍部队和巡洋舰队军官的聚会中心,在殖民地的社会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以无拘无束和惬意的形式,促进了殖民地各界人士之间的日常交流和相互了解。”每至夜晚节庆,这里的欢庆往往通宵不绝。

  然而建成三年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块孤悬海外的德国殖民地,很快被日军攻陷。1914年11月9日的下午,在为大约70名在战斗中阵亡的德国士兵举行了葬礼之后,传教士卫礼贤整个晚上都在这个“气氛压抑”的俱乐部度过。在经过了早晨和总督以及恭亲王告别,上午援救战俘,下午送葬的痛苦的一天之后,他在日记里写下了“主使人富人穷,上下沉浮”。这也是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关于这个德国俱乐部在被彻底改变命运前的最后文字记录。值得一提的是,俱乐部的设计师罗克格也在这次战斗中被俘,后被押往日本度过了5年的牢狱生涯。

  1914~1949 战火中的“安乐窝”

  日占时期的俱乐部运营情况似乎是一段空白,可知的是当时这里并没有停业。在德国人走后,这里又改名成了国际俱乐部。

  “是一个会所,理事长是英国人,但主管是我父亲,交得起会费的人都可以进来玩。”由于父亲曾在这里工作,幼年的鲁海得以了解俱乐部内部的结构:“会所的厨房、酒窖在地下室,有个升降梯把菜传上来。一层有餐厅、酒吧、交谊厅,二楼有图书馆、阅览室,还可以打台球、打桥牌,后来还加盖了保龄球馆、壁球馆……”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国际俱乐部一直继续着这样的温情和奢华。但和以前不同,成员增加了很多中国人。其中既有成功的本地商人,也有前清的流亡官员,甚至还有山东大学的教授。1935年,时任青岛市长的沈鸿烈在此宴请了来访的北大校长蔡元培。而为了拍摄《劫后桃花》,剧作家洪深还在这里宴请过影后胡蝶,类似的故事还有影星李丽华来此而引发交通拥堵。

  1938年日军再次入侵青岛时,但欧美会员的特殊地位使得这里躲过一劫,这里的英文杂志也让人们有机会了解到更加真实的战况消息。

  然而,当日本偷袭珍珠港后,这座楼房的歌舞升平被彻底打破了。“日本和美英宣战后,在青岛的那些欧美人都被抓到江苏路上了,俱乐部一下冷清了很多,只有一些‘轴心国’的成员还来玩。1943年,日本人把这里彻底征用了,当时青岛市伪市长赵琪也是这里的会员,他协调了一下把会所迁入了迎宾馆,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又搬了回去。”

  1949至今 凝固的建筑,不变的守望

  到了1949年,被新政权解散的国际俱乐部由中苏友好协会取代,“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中苏友谊,我们在楼里办讲座、搞展览、放苏联电影。”88岁的聂希文退休以前曾担任青岛文化局的副局长,搞地下工作出身的他不仅参与了青岛的解放,之后还担任了中苏友好协会青岛分会的副秘书长。直到“文革”开始,他一直在这里工作。而这段时间里,除了苏联学者来此参加舞会外,茅盾等人也在这里举办过文艺讲座。然而场面更大的莫过于1953年,青岛市12万市民参加的“斯大林逝世追悼大会”。中苏交恶后,这里又变成了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办公室。对许多老青岛来说,在那里看电影的记忆至今也是一段愉快的享受。而对于60后的青岛“土著”王音来讲,1976年来这给《按既定方针办》的配音经历则记录着自己的懵懂青春。如今的中山路一号,已经成为一座美食餐厅,继续书写着他多彩的一生。

  斐迭里街、静冈町、山东路、中山路,一百年来这座建筑门前的道路不断地变化着名字,而它的邻居们也一个个被时间埋葬。它曾注视着穿梭往来的德国军官,也曾接待过怀念旧日的逊清遗老。他曾看着殖民者来了又去,也曾经历过革命的疾风骤雨。不久前的夜晚,他定然还亲眼目睹了那位名叫“栈桥”的老朋友是如何在暴雨中垮塌的。一百年的时间里,人们不断赋予着它新的使命,它也从无怨言地默默接受,像一个守望者一般记录着这座城市的风雨变迁。而他自身的浪漫与温情,也因这份坚守而穿越时空,不曾腐朽。 文/20世纪初,从栈桥回望中山路一号中山路一号旧照,摄于1912年9月23日。(德国联邦档案馆提供)中山路一号内部(壁炉)施工场景。

  德国工程师阿道夫·维博于1898年至 1901年服役于德国海军三营,退役后建造了总督府 、中山路1号等青岛德式建筑的内部壁炉,前排中为维博。记者 孙英男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曹海霞]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青岛 历史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

商讯

公告>

楼市动态

更多

频道推荐

山东 | 青岛

互动

社区 |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