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电影

2013-07-10 14:01   来源: 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鲁从娟  记得小时候,村里隔三差五就会来场电影,那便是我们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光。一般是先听到村里的大喇叭广播,或者有一人提前得到了消息,马上一传十、十传百,奔走相告。于是,我们便高兴地欢呼雀跃,似乎整个村子也沸腾起来。上世纪七十年代,电视还不是很普及,一个村里也就有那么一两台,是那种12英寸的小黑白电视机。所以看电影对我们来说,是唯一的娱乐和消遣方式。

  倘若哪天放电影,我们一帮小孩子便眼巴巴盼着日落西山头,晚饭是不能安定下心来吃的,早有伙伴等候在外面,心急火燎地胡乱扒拉上几口,便提溜着小板凳窜出了家门,一阵风似地赶到放映地点。银幕已经挂好了,银幕前稀稀疏疏摆放上了好多板凳或马扎占着地儿,看到最佳位置已被人捷足先登,心中便懊恼不已。最先到场的都是我们这帮孩子们,提前给家人占个地儿。或者干脆在地上画上几个圈圈,以示此地已经有人了。那个年代的人们是相当守规矩的,绝没有人去侵占别人占下的地盘。

  电影播放之前,是最混乱的状态,此时,大人们已收拾完毕,陆续赶到,在一片人头攒动中寻找着自己的孩子,并大声喊着孩子的名字,孩子们也是焦急地东张西望,双眼直盯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盼着自己的父母早点到来,别误了电影的开始。

  电影终于开始放映了,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鸦雀无声,全神贯注地盯着电影幕布,只有磨电机发出嗡嗡嗡的响声。开始试片,投影机的一束亮光投放到荧幕上,此时,往往会有一些小孩子故意伸出手,在投影机前晃动,做出各种调皮的形状,银幕上就会显出各种怪影子。记忆深刻的是,银幕上大多会出现"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并伴着高亢嘹亮的音乐,接下来便出现了电影的题目。

  电影片子已经记不起几个了,依稀记得有《小兵张嘎》、《地道战》等。《哪吒闹海》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部影片,哪吒扎着两个冲天鬏,手中拿着乾坤圈,光着俩小脚丫子,踩着俩风火轮,上天下海,和海龙王勇敢搏斗,本事了得。后来流行武打片,《少林寺》曾经风靡一时,那首牧羊曲曾被人们久唱不衰,还有那句经典的话"贪吃贪睡不干活,不可教也",一直被我们当做调侃同伴的口头禅。

  不管放什么片子,人们都爱看,绝不挑剔。此后的几天,我们一群小孩子,总是随着放映队屁股转,走东村串西村,场场不漏,不厌其烦。一部片子总要看上几遍方才罢休,那股劲儿,很是执着。一场场看下来,里面的故事情节几乎能倒背如流。于是这几天,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全是围绕电影,谈论故事情节,有时愤愤不平、扼腕叹息、又或者兴高采烈、神情飞扬。而有时则为电影里面人物的好与坏、善与恶争辩的面红耳赤,唾沫四溅。

  通常夏天放电影的次数频繁一些,凉风习习,大人们手拿蒲扇悠闲地驱赶蚊虫。电影没播放之前,先聚在一起叙叙家常。冬天也时常放映,穿着厚厚的棉衣,虽天寒地冻,有时还飘着零星雪花儿,可没人喊冷,都坚持看到最后。有时赶上刮大风,荧幕里大人物歪鼻子斜眼的,都变了形状,滑稽得很,惹得人们捧腹大笑不止。最扫兴的则是,看到精彩之处,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来,荧幕淋湿了,便停止了播放,让人意犹未尽、欲罢不能,一个劲儿抱怨老天爷怎么会这么不近人情。

  去年小区里电影下乡,不用挂银幕,用投影仪投在一面白墙上,看着银幕上晃动的大影子,和眼前稀稀疏疏、漫不经心的几个看电影的人,怎么也找不回儿时看露天电影的那种感觉和兴奋劲儿。记忆里那随风摇曳的银幕、缓缓转动的放映机、熙熙攘攘的人群,常在心头萦绕,成为心中抹不掉的记忆。  

相关阅读

露天电影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