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启动方言保护工作 先录制保存后研究(图)

2013-07-12 13:21   来源: 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方言“征集令”少有人响应

  要保护方言,最难的是找方言。如今,在岛城到处都可以听到带有“青岛味儿”的对话,但是真正地道的青岛方言却着实难寻。市档案局声像档案处处长刘朋云介绍,随着近年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使得当地居民越来越分散,原有的语言环境也受到了干扰。随时随地都能说方言、并且没有受到普通话干扰的人越来越少了,即便是祖辈都定居在青岛的土生土长的“老青岛”,他们的儿女、孙辈大多也都说起了普通话,“老青岛”的语言环境很难不被破坏。

  原汁原味的青岛话难找,愿意出来说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项看起来既有意义又有趣的方言采集活动,却少有市民积极配合。从4月份到6月份,方言“征集令”已经通过网络、媒体发出去了两个月,居然没有一个人主动打电话来报名。偶尔有市民打通报名电话,也只是对这个采集活动赞许几句,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真正愿意主动来录制的,却一个人都没有。最终来到方言录制现场的这些市民,则大多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多次鼓动之下才来的,有的是一个人唱“独角戏”,有的则把原本腼腆不愿露面的老伴、邻居拉了过来作搭档。

  抢救方言不容耽搁

  然而,即便是如今每个区都有了录制方言的人选,也只能先进行最初步的录音、录像,分类也只能先按照区划来分,至于录下的方言是否纯正、是否具有研究价值,还要等待相关专家出面分析。

  根据市档案局的了解,岛城目前还没有专门研究青岛方言的专家。因此,也就无法确切判断一个人所说的方言是否纯正。“我们最初也想从纯正的角度出发,但是现在要做这个判断非常难,我们能做的,就是先把能收集到的方言录下来,等到以后有了这方面的专家、有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再作研究判断。”刘朋云说,毕竟现在能说地道青岛话的人就已经越来越少见了,等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出生的这两代人去世以后,再想找所谓纯正的青岛话,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因此,方言是否纯正已经不重要,先找出来、录下来、存起来,才是方言抢救工程的当务之急。

  “你像在挪庄,有人把‘大爷’叫大大,有人叫大爹,每个人发音的声调和长短都不一样,很难说谁是最地道的。”工作人员称,录下来的方言如果能够引起争议,那就更好,他们非常希望有市民能够发现别人方言中的“不地道”,主动上门“纠错”甚至争相来录制方言。

  各地打响方言保卫战

  将慢慢“隐退”的方言及时采集并保护起来,这项本土文化的拯救工程并不是由岛城最先发起的。早在200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就在苏州启动了全国首个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以抢救保存各地方言。2009年,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苏州首批试点工作于今年通过国家验收。面对吴方言一天天走向衰落,今年6月28日,苏州已经正式发布教材《学说苏州话》,打响该市方言保卫战。

  同时,在国家语委的支持下,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已在中国各个省份陆续建设,北京、上海、浙江等地也特别建设了方言博物馆。去年年底,上海市已在着手制定“上海版”国民语言应用能力指导标准,说上海话将从幼儿园娃娃抓起。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方言是中国多元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是中国民间生活最朴素的表现形式,也是含义丰富的语言形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绘制的《全球濒危语言分布图》上,中国濒危语言最集中的地区有3个:东北地区、陕晋黄河中游地区、西南边境地区。

  本报记者 李晓闻

相关阅读

青岛话 方言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