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书城内家长和孩子聚在一起挑选练习册。
本报28日推出的“
减负困局突围”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讨论。很多学生、家长感叹这么多年减负换来的结果是“越减越负”。减负并不是简单减少作业量、考试就能完成,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条严丝合缝的中国升学链条下,层层传递的升学焦虑,让减负走不出应试教育的藩篱。专家指出,由于没有治本的
中高考改革行动 ,治标的减负令肯定会遭遇
执行难的怪圈。
小学:从小就以考大学为目标 8月28日,徐先生和妻子陪儿子子豪到书店购置了新书包和新的练习册,再过几天,子豪就要进入三年级了,这意味着又要买新的辅导书。“一直听说要减负,我也很好奇开学会是什么样子,真的没有书面作业了吗?那会不会影响成绩?”徐先生对“减负”的落实效果表达了自己的疑虑。
徐先生说,虽然孩子现在在上小学,功课并不难,但成绩高低仍是做父母的“心结”,“看着邻居的孩子经常考班级前几名,一开家长会,老师的表扬就挂在嘴上,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这种认可。”徐先生认为,孩子虽然在上小学,但是基础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初中学习,而巩固知识的捷径就是“多做题”。因此,即将开学,徐先生又带孩子来买了7本辅导书,想以此监督他今后的学习。
“其实我买的参考书在班里还不算最多的。”子豪告诉记者,很多同学光语文一科就买四五本,数学、英语每科也会买三四本,这样加起来就有十多本辅导书,“有的是自己想买,学习本来就很好,还想做更多的题,能够一直拿第一。也有的是家长给买的,一到周末我都找不到班上同学,全去上特长班、辅导班去了。”
“孩子平时不学习还能干啥?既然考大学不是从低分到高分录取,那就应该从小努力学习,让他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一直有个好成绩,将来才能考上好大学。”徐先生对儿子未来上学之路如此规划。
记者在书城发现,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过来购买练习册、辅导书,书城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开学临近,教辅类图书的销量并没有因“减负令”而受到削减,依旧保持增长态势。
初中:中考成为人生“大考” 在一所私立学校上初二的李帅赢略显懊恼,“对于我们来说,中考是很关键的一次大考,可是我初一的基础打得不好,现在学习起来会稍微有些力不从心。”李帅赢告诉记者,尽管小升初都是就近入学,根据地理位置决定学校,与成绩并无关系,但他也上了辅导班,就怕上了初中跟不上进度,将来考不上好高中。
面对中考,李帅赢觉得这是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决定未来的“大考”,他不敢掉以轻心,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家长也会给他买一些参考书,平时的课余生活往往是与参考书为伴。“不过我还能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下了晚自习回家就复习一下当天学的知识,然后才睡觉。”李帅赢告诉记者,一些公立学校的学生,经常学习到十一二点,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不熬夜写,根本完不成。
28中的一名学生宋笑告诉记者,他同学经常熬夜写作业到很晚,白天就会犯困,每天都要用咖啡提神,“不喝咖啡就困得不行,现在渐渐地连咖啡都不太管用了。”宋笑说,中考近在眼前,谁都不敢马虎,家长也非常着急,经常一边督促学习,一边陪着熬夜。
“虽然心疼孩子,但是所有的孩子都那么拼命地学习,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落后。”宋笑的母亲说:“中考摆在那,不是光喊喊减负口号就能真的减负了。”
高中:减负是空谈高考最重要 “减负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马上面临的就是决定命运的高考,容不得半点马虎。”青岛58中的高三学生徐伟茂向记者直白地表达了对减负的看法。
徐伟茂觉得“减负”政策完全不适用于高中生,在他看来,即将面对高考的高三生活将会十分紧张,自己内心也充满了压力。“就算学校给我们‘减负’,我们自己也会主动‘加负’的,看别人都认真学习,自己没学就会着急,所以就会买很多练习册来做,不一定能做多少,但是是一种心理安慰。”
一名高二学生小裘表示,虽然他已经被高考压得喘不过气,但“减负”政策针对小学生和初中生是很有必要的,“多一些自由的课余时间,多去玩耍,以后上高中的时候,学习紧张起来也不至于后悔自己没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了。”而小裘的同学明玉却反驳道,“小学、初中不打好学习的基础,到了高中再想赶上去就很困难了。”这也是许多家长的观点。
今年刚上高一的新生小李在入学报到时领到了学校致高一新生的信,结果除了欢迎辞,上面全是关于各科学习的建议,“上面提醒我们要为适应高中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有九门科目的介绍和学习提醒,让我们假期提前借高中的课本学习,假期过得很累啊。”小李说,自己上初三时做作业能做到凌晨1点多,她只能祈祷高中学习压力不要比初中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