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于兼职的院士该“减负”了

2013-12-21 11:0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刘效仁

  在78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有5610个兼职,人均兼职7.2个。很多身兼名誉教授、常务理事的院士放在科研上的精力渐少,日子在跑会和挂名科研中虚度。(12月20日《京华时报》)

  所谓“院士”,在其专业领域必是出类拔萃的角儿。按“能者多劳”的原则,让院士们多干些活儿,似乎理所当然。但院士也是人,精力有限,分身乏术。正因此,院士们只有全副身心地投入科研,才能不断创新出成果,不至于靠老本“ 坐吃山空”。两院在数年前出台的“关于院士兼职的几点意见”明确要求:“院士应避免过多的社会兼职。院士兼职必须要与本人研究专业相关,不应徒挂虚名。要与自身精力相适应,承诺的本职工作时间和兼职工作时间总和不超过12个月。”

  尽管如此,院士兼职过多的问题却愈演愈烈,症结何在?一方面各地竟相重金聘请院士,统一配车,赠别墅,外加不菲的年薪,早不足为奇。当然 ,有的是渴慕人才,有的则把院士当做装潢门面的金字招牌。另一方面,一些院士被副部级待遇及丰厚的利益所诱惑,尽管分身无术也要身兼多职,结果荒废了科研。

  无论从保护中国学术的创新力及院士本人的身心健康,还是维护院士的公誉计,都有必要把过多的兼职负担降下来。这不仅要靠院士们自爱自律,还需要出台配套的监督惩罚办法。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