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启动 (图)

2013-08-29 08:54   来源: 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西部地区地处山东腹地,同苏豫皖冀4省11市接壤,南接长三角,北临京津冀,与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相连,是山东与华北、华东和中西部地区联结的重要门户,是全国交通、通信大通道的重要枢纽。西部经济隆起带规划范围主要包括:枣庄、济宁、临沂、德州、聊城、菏泽6市和泰安市的宁阳县、东平县,共60个县(市、区);面积67179平方公里,人口4481万人,分别占全省的42.8%和46.5%。规划期为2013年至2020年。

  依据《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高素质劳动力富集地带、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生态良好的美丽新西部,形成若干竞相发展、各具特色、富有生机、加快隆起的邻边高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规划》指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是加快科学跨越发展,全力打造山东经济升级版的战略选择和重大举措;是完善全省区域发展格局,充分释放区域发展战略更大红利,增强山东长期发展后劲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把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向纵深推进的迫切需要和重要标志。充分发挥区域战略叠加、优惠政策融合的优势条件,以条形布局、邻边经济为特征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形成东与蓝黄“两区”两大国家战略遥相呼应,中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紧密衔接,外与京津冀、长三角和中原经济区合作联动的发展格局,促进东部率先发展、中部融合对接、西部加快隆起,对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部经济隆起带的发展目标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争经济发展速度、公共财政收入增速、城镇化发展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均适当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公共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逐年缩小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到2020年,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48:45,三分之一左右的县(市、区)公共财政收入争取超过30亿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到2020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53公里,铁路建设总里程1643公里,新建聊城、菏泽民航机场,新增内河港口吞吐能力4400万吨。城乡建设明显加强,到2020年,西部地区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到2020年,西部地区林木绿化率由目前的19.9%提高到26%,循环经济发展达到全省先进水平。人民生活明显提高,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到2020年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建成产业特色突出、发展后劲充足、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文化融合、人民生活幸福的区域,争取实现与全省同步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规划》强调,要充分依托现有资源和有利条件,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以深化改革开放启动内力,巩固扩大现代农业优势,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着力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功能,着力促进城乡融合、产城融合、经济文化融合,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改善营商环境发展民营经济,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发展高地,放大要素集聚、产业辐射“两大效应”,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优势彰显、高地带动、整体隆起的发展之路,使西部地区成为山东经济发展新引擎,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编辑: 张珍珍]

相关阅读

山东 一圈一带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