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配额”增加1600万方 显然,95万立方米的缺口远不是黄河水所能满足的,于是
青岛又将目光瞄准了
长江水。
8月27日,记者从山东省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了解到,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在2013年第三季度正式通水的计划没有改变。“通水不仅是山东省的事,还涉及到其他省,具体日期的确定需要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来协调确定。”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宣传科杨科长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长江水进入青岛的路线实际上是南水北调东线干线的配套工程,从长江调来的水到东平湖后再到济南然后汇入引黄济青的渠道,在这之后,长江水和黄河水混在一起,输送到青岛来。”青岛市胶东调水工程建设管理局负责人盛英武告诉记者,调水的原则是先黄河水,如果黄河水不够用的了,再调长江水。
据盛英武介绍,需要调用长江水的城市每年8月上旬提出南水北调年度用水计划建议,经山东省南水北调管理机构审核后,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下达。
“根据青岛上报的用水计划,一开始青岛地区向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申请调用的长江水量为 1.3亿立方米。”盛英武告诉记者,其中1.26亿立方米沿着引黄济青干渠直接汇入棘洪滩水库,供青岛市区和黄岛等用水,另外400万立方米则是通过引黄济青干渠到达位于平度市新河镇与张舍镇交界的新河水库,直接向平度西北部的乡镇供水。
但青岛一直试图从长江里多调一点水。 记者了解到,原计划分配给青岛的长江水已经由1.3亿立方米增加到了1.46亿立方米。
“1.3亿立方米是最早上报申请的数据,后来因为平度那边要建一个新河化工基地,需要用水1600万立方米,于是临时申请增加了1600万立方米,但这个数据只是口头上的,目前还没有正式下文。”盛英武解释道,而年调节蓄水量为2000万立方米的新河水库预计在未来的3~5年内完成。
部分江水将回补地下水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将南水北调长江水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今年5月面向社会征集意见的《山东省南水北调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各地应该合理调整取用水方式,比如对地下水超采区域,要利用外调水回补;对工业挤占农业和生态用水的地区,要优先利用外调水逐步返还;对主要依靠外调水维持发展的地区,合理确定外调水优先利用原则。
“这主要是为了限制本地过度开采地下水,很多人觉得,从外地调来的水价格高,所以拼命地去开采使用地下水,地下水开采过度又会使得海水倒灌,影响生态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浩告诉记者。
根据规划,到2015年,青岛全市总供水量为14.5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地下水、引黄(黄河)水、引江(长江)水、周边域调水、再生水以及淡化水的资源水量分别为 4.82亿立方米、5.80亿立方米、1.10亿立方米、1.46亿立方米、0.073亿立方米、0.50亿立方米和0.75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水超过黄河水,占到了总供水量的10.1%。
在王浩看来,像青岛这样一个缺水城市,引黄济青的黄河水、南水北调的长江水、本地水源和海水淡化水等构成了青岛供水的多水源头,这几个水源其实是并行不悖的,不能互相对立。
“一般丰水年份里,可能普通的市民不会感觉到用水困难,但一旦遇到干旱季节时,本地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就会锐减,供水问题就会显现出来了。”王浩告诉记者,“一旦拥有多个水源后,将来遇到突发性污染、大旱等情况发生时,青岛可以从容应对。”
■小资料 南水北调,三线开工 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刘鲁生曾表示,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从五十年代提出“ 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 、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 ,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中国大陆地势形成三个阶梯。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引水,可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山东境内规划为南北、东西两条输水干线,全长1191公里,其中南北干线长487公里,东西干线长704公里,在我省形成“T”字型输水大动脉和现代水网大骨架,可实现长江水、黄河水、淮河水和山东当地水的联合调度、优化配置。
一期工程首先调水到山东半岛和鲁北地区,有效缓解该地区最为紧张的城乡缺水问题,并为向河北、天津应急供水创造条件。一期工程实施涉及我省15个市(不含日照、莱芜),供水区涉及13个市(不含泰安、日照、莱芜、临沂)68个县(市、区)。一期工程竣工后,我省每年可调引长江水15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