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让“读书无用论”蔓延(图)

2013-09-03 17:26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张松超

  在很多新生都在迎接大学生活的时候,玲玲却在为上大学的事情和父亲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却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他宁愿出钱资助其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意“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 (9月2日中国新闻网)

  在新生开学季,“读书无用论”再次浮出水面确实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毋庸讳言,如今“大学生”这个身份不再那么金贵,“知识改变命运”也不再被奉为圭臬,但是对教育以及“大学生”这一身份呈现的认同感一下子走向另一个极端确实也让莘莘学子难以接受。

  社会对大学生认同感降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下降……诚然,“读书无用论”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但尚不足以成为社会的主旋律,而这种声音的出现却值得我们警惕与反思。

  “读书无用论”的出现反映的是人们对教育有着太高的期许。人们没有把培养人当做教育的目的,而是将创造物质财富,增加自身附加值当作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来说这种看法更是根深蒂固,再加上诸如比尔·盖茨、保罗·艾伦、迈克·戴尔等大学退学创业成功的事例,人们对教育物质化的倾向愈发严重。新闻中玲玲的父亲作为从农村走出来通过做生意致富的家长即是如此,其把教育看成了赚钱的工具,期待女儿一旦毕业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现实的“骨感”给他的无疑是当头一棒,所以,其对女儿读大学的看法却又在情理之中。

  任何人都在自身经历的基础上形成一套价值体系。然而,对整个社会来讲,一种不合理的风气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个人持有观点本身,所以绝不能任其蔓延。就拿“读书无用论”来说,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在此不再赘述,就针对个人的长远发展而言,读书无疑是在积蓄一种潜在的资源,其价值必然随着时间的沉淀而被进行无限的开发。

  对待“读书无用论”观点的蔓延需要我们去遏制,但是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唤醒人们对教育本真的认同,唤醒人们对教育目的的共识,唤醒人们去寻求对“人”的挖掘。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林永丽]

相关阅读

读书无用论 蔓延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