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山旧石器遗址发掘工作暂停 挖出千件化石

2013-11-06 06:2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牙齿磨痕仍清晰可见

  记者仔细观察起地上已经清洗完毕的化石,大部分都是动物骨骼碎片的化石。考古队员称,当天上午清洗的这些化石都很有特色,种类包括动物的牙齿、腿骨、关节以及犄角。在地上,记者发现了一块类似关节的化石,足有一般成年人手掌大小。

  记者拿起一块七八厘米长的圆柱状化石,一端还有清晰可见的花纹。考古队员告诉记者,这块化石是大型食草动物的牙齿化石,牙齿一端的花纹是长期咀嚼植物留下的磨痕,现场像这样的牙齿化石还有好几块。其中一块较细长的牙齿化石上,外层物质已经掉落,露出里面乳白色的物质。“这些有可能是马的牙齿,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考古队员说。

  考古队员猜测,万年前这里的动物资源应该相当丰富。地上除了动物的骨骼牙齿之外,还有一件化石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件化石颜色呈枣红色,区别与一般化石的黑色,上面有竖立的条纹,考古队员告诉记者,“这件应该是羊类的角,但具体是羚羊还是山羊,还需要鉴定一下。”

  送中科院“验明正身”

  “中科院的专家现在已经带着一部分回北京了,他们会对这些化石进行分析鉴定。在考古发掘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也积攒了大量的化石标本,正好进行清洗整理。”采访中,考古队员告诉记者,通过对这些化石的分析鉴定,他们可以了解这些动物的体型、物种,判断出当时附近区域的水文地理条件,并能还原先人的生活环境,“虽然这些化石已经成为了石头,但是它们还是能‘说话’的,能告诉我们化石存在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也需要我们去仔细地‘聆听’。”考古队员笑着说。

  说起考古发掘期间的收获,考古队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发掘出近千件动物骨骼化石,目前记录信息后都保存在一起等待清洗,经过考古专家的分析鉴定后就可以向大家展示了。

  揭秘

  万年前大珠山下古人类不缺肉吃


  这次暂停发掘转而整理、清洗化石,考古队员认为,并不影响到考古发掘的进程。“虽然暂时停止了发掘工作,但是考古的进程却进入了快车道。”考古队员称,通过这几天的清洗工作,他们发现了许多之前发掘过程中没有观察到的细节。

  “这个遗址的年代是旧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农耕,所以他们都是以采集和打猎为生,追寻着食物资源而不断迁徙。”考古队员推测,当时远古人在食物充足的地方暂时“安营扎寨”,一旦食物不足的时候他们就会迁移到别处,这处遗址的出现,很有可能是先人追寻着动物的足迹来到这里,在猎取动物之后,在临近水源的地方进食,一段时间之后离开了,所以这些人工打制的石器和大量动物的骨头被留在了这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参与这次考古的不少队员都是 80后。1980年出生的陈宇鹏全程参与了大珠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在20平方米大小的探方里,能发现这么多动物骨化石,而且还是在不同的土层里,起码可以推测在万年前这个地方动物成群,先人不缺肉吃。”陈宇鹏笑着说,目前发掘的动物骨化石,大小形状各异,分属于不同的动物,间接证实了当时大珠山下环境秀美,“有山、有河、有大海,优美的环境自然吸引了很多动物来到这里,先人到这里追捕猎物,还无意中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这么一个考古遗址。”陈宇鹏笑着说,“当然这些都是推测,但是万年前大珠山下的动物种类肯定少不了,从发掘出来的动物骨头就能证实。”

  据考古专家介绍,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一直以来是山东地区考古工作的薄弱环节,有地层依据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青岛考古的空白。大珠山遗址的考古发掘让考古队员非常兴奋,该遗址的发现对于丰富青岛旧石器考古学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记者 徐杰 刘鑫 实习生 张欣健 图/本报记者 王滨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