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允为复辟忙活5年 没想到张勋只给虚职(图)

2014-04-03 09:28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位于沂水路3号的升允故居



  

升允故居内的龙柱



  升允的一生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辛亥革命之前,他是一个支持洋务运动,在地方颇有政绩的封疆大吏;清帝逊位之后,他是为复辟四处奔走,寻求支援的遗老官员。他的忠心曾让日本首相感动落泪,虽然最后复辟没有成功,还落得晚景凄凉,但升允似乎从没后悔过。他曾用一首《自述》诗总结自己的一生:“我本插汉一老胡,云龙际会来燕都。身受国恩历七代,休戚与共无相渝。自读儒书服儒服,渐忘边外牛羊牧。美食鲜衣日不足,非复北来古风俗……”

  身在青岛仍不忘复辟

  刚到青岛时,升允一直与西北部省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其中有他就任陕甘地区时的旧部,也有远在蒙古的部族。虽然在西安建立小王朝的计划泡汤了,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大清,即使已经躲到了这个海边上的城市,他也一直策划着联合西北部的武装力量进行封建复辟。

  他一边写信给新疆都督杨增新、甘肃都督赵惟熙、宁夏护军使马福祥,向他们求取兵力支持,并陈述自己的计划——“以俄兵攻其北,蒙兵攻其东”。另一方面,他也不忘给已经归附民国的蒙古郡王帕拉特、那王彦图和博公迪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希望他们能够回心转意,并保证扶持皇帝复位,他定会“查实奏明,照公叙赏,从前劣迹,概不追究”。

  可以说此时的升允踌躇满志,他在青岛沂水路3号的家中意气风发地写出了三篇讨袁檄文,号召天下“共起义师,同诛叛我清室者”。给所有人写信时他都会附上这三篇檄文,以激励对方的复辟热情。只是这样还不够,完成了这些前期工作后,55岁的升允不顾冬日严寒,从青岛出发,历经 120多天,到达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亲自劝说蒙古亲贵能够出兵讨袁。

  青岛的复辟派有三个中心

  愿望总是美好的,但升允的一腔热血和蒙古族王爷的身份并没有能从库伦换回一兵一卒,大家都抱着观望的态度,不愿轻易出兵。虽然在库伦期间,升允得到了的很好的接待,但却少有人接受他的劝说。他极其失望的回到青岛,不禁感叹:“只二三人能知天下大势,余皆蠢然者。”

  升允失意没多久,青岛的局势就发生了变化。1914年日本打败德国,占领了青岛。“这一时期的中国,政局十分混乱,废帝宣统还在宫中,中国不但有南北两大势力,北洋政权也不断更迭 。日本也对中国虎视眈眈,他们的上层决策者对于中国的未来也有不同的看法,一派认为应该支持封建复辟,让宣统复位;另一派则认为袁世凯非常听话,可以继续利用。”鲁勇介绍,支持复辟的一派以他们统治下的青岛为基地,拉拢在青的复辟分子,有地位又有影响力的升允自然就成了他们眼中的适合人选。日本人多次找他密谈,了解忠于清室的遗老们的情况,并支持升允找他们共同谋事。“当时住在青岛的复辟派有三个中心,一为恭亲王溥伟,一为刘廷琛,再有就是升允,三派力量虽然都是讨袁复辟,但各派的想法都不同,但那时候只有一点是他们全都认同的,那就是借助张勋的军队。”鲁勇说,在对西北的军事力量彻底失望之后,升允又向张勋抛出了橄榄枝,一封信写得恨不得要把张勋捧上天。

  1916年 ,旧历新年刚过,升允就化名钱大猷,乘船悄悄来到上海,去联合隐匿在上海租界里的遗老们。其实上海的情况跟青岛一样,那里的复辟分子也不都是同一派,升允找到了郑孝胥(后来的伪满洲国总理)和李鸿章的儿子李经迈,经过密谈后他们达成了共识。随后,郑孝胥又引来日本海军少佐八角三郎与宗方小太郎,他们一致认为应借助张勋的力量倒袁复辟。这下子一直孤身作战的升允就像找到了依靠,他回到青岛后,迅速联系各地的逊清遗老,当年4月份上海复辟派委派姚赋秋秘密来到青岛住在升允家中。虽然当时袁世凯在青岛的密探主要是监视恭亲王溥伟,但升允的一举一动也十分谨慎,所以姚赋秋就代表他和郑孝胥前往徐州与张勋交涉。升允自己则乘火车去了济南,秘密面见山东督军张怀芝,劝说他能与张勋合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升允 复辟 张勋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