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300万买基金合同写成30万 宜信公司:工作失误

2014-04-13 07:1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家住香港西路的吴先生在朋友推荐下出资300万元,认购了一支宜信公司发起成立的私募基金 ,当合同被寄回来时,却发现出资额一栏填写的数字变成了30万。4月11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宜信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先生,他承认是由于客户经理工作失误所致,且将正常按照300万的本金来计算收益,但出资人出于安全考虑要求提前赎回基金 ,遭宜信公司拒绝。

  ■事发

  投资300万买基金

  合同却写成30万


  “我们在宜信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 ,没想到对方连我们投资的金额都写错了!”10日市民吴先生致电本报反映,他2014年年初通过朋友的介绍,在宜信购买了一支有限合伙私募基金,谁知在在2月初,宜信公司将属于他们的一份合同寄到他的手中时,他发现对方竟然将投资的金额写成了30万。对此吴先生非常不解,宜信那么大的一个公司,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呢?

  “我们多次联系到他们,但是对方就是拖着不给改,而且也不给看另外两份合同!”吴先生说,当初签合同时,他们完全是在对方指导下填写的,对方就没有让他们填写这个投资额度,现在却突然出现了这种错误。“我怀疑对方压根就是故意将他们的投资金额写成了30万,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吴先生说。

  “投资人不懂这么多东西要填,所以都是我帮忙看的。”介绍吴先生购买这支基金的姚女士说,签合同时她在场,但是她当时确实没有看到这个空格,所以这个额度到底是谁写上的她也不清楚。

  ■回应

  承认工作失误

  拒绝提前赎回


  记者后来从宜信公司山东东营分公司一名负责人王先生了解到,这位姚女士就是宜信东营分公司的前任负责人,在2014年年初也就是农历2013年年底,为了冲业绩,姚女士说服吴先生将本应通过宜信青岛公司购买的一只基金,改为通过宜信东营分公司来走账。

  “姚女士在这支基金认购完成之后就辞职了,理论上说能够接触到合同的只有姚女士跟投资人两者,投资人自己不可能将自己的投资金额写错,那么到底是谁写错的,就很明显了。”王先生说。

  作为现任宜信公司东营分公司的负责人,王先生表示可以随时按照客户的需要,在公证部门的参与下更改合同,而且将会按照300万元本金,来正常保证出资人的收益。

  “但是前一段时间宜信爆出了在东北地区8亿坏账的消息,我们还怎么敢相信他们!”吴先生说,他担心自己的投资打了水漂,希望能提前赎回,但对于这个要求,宜信公司表示无法满足。

  ■业内人士

  P2P企业风控告急

  项目危机或丢本金


  4月 11日 ,记者采访到一名曾以客户经理的岗位供职于宜信公司的业内人士,他透露称吴先生认购的房地产有限合伙私募基金,是宜信公司主推的项目,也是该公司利润来源的主要渠道之一。但由于宜信公司是P2P网贷起家,积累的客户群体净值资产并不是很高。以武汉美林青城地产项目为例,宜信通常的做法是,首先成立若干子公司,通过子公司组成若干个子基金,再让这些子基金作为有限合伙人,与作为普通合伙人的宜信惠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组成宜信财富——武汉美林青城项目有限合伙私募基金,然后再向银行申请贷款。“简单地说就是加盟店,这些小公司倒闭了之后你连人都找不着,吴先生认购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子基金,这种模式最致命的地方就在于地产项目千万不能出问题,一旦楼盘烂尾,工程进行不下去,或者楼盘销售遇到问题,收不回资金,别说是要回收益,连要回本金的可能性都很小了。”该业内人士说。

  拍拍贷联合创始人、CEO张俊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P2P企业的本质是金融,所以控制风险是核心问题,如果企业本身不具备风控能力,则必然会导致问题发生。但事实上P2P企业的风控能力并不尽如人意,除了宜信之外,被爆出坏账风波的P2P企业并不在少数,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少P2P企业的经营模式 ,已经演变成一种通过互联网发放高利贷的行为,“投资者在购买这类基金时,一定要小心。”这名业内人士说。记者 曹凯杰  鲍福玉 实习生 王怀馨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基金 合同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