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红黑榜” 是给医生的会诊

2014-04-16 08:58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何勇海

  近日,一则“郑州儿科医生红黑榜”的帖子引发关注。自去年7月份开帖以来,该帖有10多万人次点击,近300名年轻妈妈写出带宝宝看病的心得,指名道姓列举了哪家医院的儿科医生医术精、医德高、口碑好;哪家医院的儿科医生乱开药、态度差、医术差,在网上引起巨大反响,众多妈妈“持帖看病”。

  这种集合了年轻妈妈集体力量的儿科医生“红黑榜”,在我国好些地方也曾有过。每每出现这类“红黑榜”,都会受到当地市民的热捧。为何?因为公众长期对医疗服务不满意,而民间版医生“红黑榜”,就成了表达这种不满意的一个出口。每每出现这类“红黑榜”,“被红榜”的医生很高兴,“被黑榜”的医生则感觉很意外、很受伤、很冤枉,而医疗机构则认为不够全面,说什么“一人难称百人心”。

  在我看来,对于民间版医生“红黑榜”,其实大可不必纠结于它是否客观全面、公平公正。每一个医生、每一家医疗机构的首要姿态,应是将这类“红黑榜”视作一面镜子,检视自己,有问题则改之,无问题则加勉——“被红榜”者要争取更红,“被黑榜”者要争取祛掉所谓的“黑”。据报道,“红榜”医生和“黑榜”医生的考量标准,都包含了态度、医术、是否过度医疗三方面。老百姓除了对医术可能会因不专业而误判之外,难道对服务态度和过度医疗的评价也会走偏?毕竟,热情礼貌是医生该有的基本服务姿态。

  民间版医生“红黑榜”,事实上见证了口碑的力量。相关职能部门或权威机构发布的“黑名单”或“排行榜”,说不定会有平衡各方利益的考量,甚至可能带有商业目的,比如通过“赞助”来提高其排名 ,往往让老百姓不满意、不信任。老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评价医生,患者最有发言权,评价医患关系,患者最知冷暖。如果每一个医生、每一家医疗机构行得端、立得正,何惧民间版“红黑榜”成为人们的“就医指南”?

  民间版医生“红黑榜”的横空出世,是社会监督的进步。早有一些地方在给医生建立医德档案,或实行医德“年检”。拿医德档案来说,往往是医疗单位给自己人建立的,遵循的仍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游戏规则,难免会走过场,甚至成为医德败坏者的“保护伞”,难从根本上遏制不良医风。而医德“年检”也往往是自说自话、各自为检,不能真正淘汰不合格医生。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微时代,何不利用网民给好医生时时点个赞,给不良医生时时发个“差评”?

  早有专家说过,民间版医生“红黑榜”给医患关系再敲警钟,主管部门要利用好这个和谐医患关系的“网络推手”、这股无形的监督力量,以此倒逼每一个医生、每一家医院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一个由网民口碑形成的“红黑榜”,充分说明患者渴望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作者系媒体人)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民间 红黑榜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