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感情驻村铺下身子干事

2014-06-06 05:50   来源: 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 本报记者 王桂利 王 原  实 习 生 邵 薇  在郓城县张鲁集乡提起"第一书记",村民们竖起大拇指。2012年4月以来,省教育厅先后分两批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张鲁集乡5个村担任"第一书记"。他们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受到农民的欢迎。

  2013年3月18日,省教育厅选派曾宪文、张景涛、梁廷、王运贵、刘向平作为第二批"第一书记",到张鲁集乡的5个村任职。一年多来,在首批"第一书记"的工作基础上,工作组围绕"抓党建、促脱贫""五通十有"工作目标,落实帮扶政策,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给入党积极分子搭舞台

  "抓党建"是帮扶工作的核心内容。工作组按照培训计划,举办了3次帮扶村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带领各帮扶村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分别就"共产党员如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新型城镇化给我们农村带来的机遇有哪些"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等进行了专题讨论学习。工作组与乡党委共同组织了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考试,完成了入党积极分子党的基本知识学习任务,培养工作转入实践锻炼和考察阶段。

  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锻炼和考察中,各村"第一书记"注重密切联系村庄日常管理和文明村庄创建工作,按照"村庄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的目标要求,让各村入党积极分子充分施展聪明才智,发挥带头作用,协助村两委干部建章立制,落实村内规章制度,广泛参与村内事务管理,提升了入党积极分子的能力,为换届选举储备人才。同时,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文明程度、树立良好村风等方面也效果显著。

培训师资改善办学条件

  郓城黄河滩区存在着办学条件差,教学水平低的问题。在这里援建一所标准化完全小学(含幼儿园),成为省教育厅三年帮扶工作规划的一项内容。

  "我们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无偿提供建设用地,学校建成后无条件接收邻近村庄适龄儿童入学!"这是薛河口村全体村民作出的"两无"承诺。在规划和施工期间,工作组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对于设计中遇到的场地排水、用水、用电、教学楼内外装饰装修等问题,与乡党委政府、郓城县教育局、山东建筑大学建筑设计院及时研究和沟通。2014年3月4日,学校正式开工,现已进入地上部分施工阶段。

  工作组还实施了千百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和爱心助教工程。2013年5月,工作组邀请了8位齐鲁名师、教学能手、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来郓城传经送宝。8月,工作组与郓城县教育局又聘请省级名师、骨干教师35人,采用讲座、公开课、观摩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全县中小学骨干教师暑期培训。两期培训班共完成8门课程3500余人次的培训任务。

  聊起去年"六一"儿童节,张鲁集乡门庄小学的学生们至今记忆犹新。工作组举行了迎"六一"爱心捐赠活动,共为当地小学生捐赠校服1500套、图书15000册、数字实验系统100套、教学用具2000套、幼儿用品650套,总价值近200万元。教师节前夕,工作组还向全乡55处中小学及幼儿园的445名教师,赠送了价值7万余元的热水壶和台灯等礼物。

基础设施建设惠百姓

  "现在我们沿途2万多群众不再为雨季出门道路泥泞而发愁了!"为解决门庄、杨孔庄、薛河口、李河涯4村村民雨季出行困难的问题,工作组多方筹措资金,改建4个村内的主干道共1400余米,2014年3月底全部完工,5个帮扶村内均至少有纵横两条穿村公路通行。

  门庄、杨孔庄两村地处郓城县西北边缘地带,不具备本县集中供水条件,夏秋两季有时停水达到两个月。2009年,经村干部多方努力,在鄄城县左营乡中义村引入深井水,为两村1400余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但受水量限制,用水高峰期两村仍经常停水。为此,工作组联系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开挖深井,2013年12月完成施工,井深430米,可为附近7000余人提供生活用水。

  工作组还通过协调县广电局,将有线电视线路架设到5个帮扶村内,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组补贴每户100元的有线电视初装费,每户每年只需缴纳216元的收视费,即可收看到有线电视节目,目前已有581户开通了有线电视。同时,工作组还协调县电力公司,为各帮扶村升级输配电设备,改造用电线路,提升了通电水平。

  2013年,教育厅领导、工作组成员还先后三次入户走访调研,掌握了困难群众的第一手资料,并保持与困难家庭的联系沟通,真正做到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为集体和村民开辟增收新路

  "省教育厅干部带着感情驻村,铺下身子做事,选派两批‘第一书记’,帮我们走上了致富路。"门庄村村支部书记谭效敬对记者说。为了帮助村民致富,工作组积极探索共奔小康帮扶项目,开辟村集体增加收入的途径,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帮扶村有村两委办公房、有文化室、有农家书屋等目标。同时,薛河口村、李河涯村完成了1800米的村内排水设施、中心街路灯安装等工程,解决了村内积水污水横流等问题。

  通过"第一书记"的努力,村民生活也已悄悄发生了变化。为发展特色产业,工作组实施科技惠农工程,邀请中国农业大学牡丹种植专家李林博士,对帮扶村的油用牡丹种植户进行培训;扎实落实助残致富,5个村共有78名残疾人获得资助,受助残疾人如选择从事家庭养殖业或家庭手工业,每人可获1000元的资助金额;主动联系省新华书店,为5个帮扶村的农家书屋捐赠图书10000册。

  "第一书记"还积极探索村集体增收新路子。在门庄村、杨孔庄村,通过有偿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的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采取工作组筹集资金、积极吸纳村民入股的方式,在李河涯村购买了一台100马力的拖拉机,在农忙时有偿使用,解决村集体收入的同时,又增加了入股村民的个人收益;在薛堂村修建节制闸一座,增加了一台水泵,以有偿服务的模式为村民灌溉农田,让村集体也能有所收益。

相关阅读

大众教育 大众日报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