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GDP与青岛全市相当 为西海岸提供参考

2014-06-10 08:4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他山之石

  最能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提供借鉴样本的莫过于天津滨海新区

  近日,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3月份李群书记来过天津滨海新区,其后西海岸还来过一个考察团 。我们也在关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发展 。”

  最新统计显示 ,2013年,滨海新区完成生产总值 8020.4 亿元 ,同比增长17.5% ,和整个青岛市的GDP相当,滨海新区也被喻为中国第三增长极。

  高速增长的数字并不能代表滨海新区改革发展的全部,从遭遇行政体制瓶颈到成立国内第一个行政审批局,从名校大学生不愿问津到海外留学博士的乐土,自2005年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后,先行先试的滨海新区一直走在改革的最前沿。总结天津滨海新区这些年的改革历程,或许能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天津在创新滨海新区管理体制、发展海洋经济以及高端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快推进青岛西海岸创新发展。

  ——青岛市委书记李群

  跟当年的滨海新区一样,现在的青岛西海岸新区里面既有行政区,也有功能区,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了,才能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和营造良好招商环境,才能进一步带来经济上的大发展。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

  一枚印章管216项审批

  5月20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这是继4月份推出行政许可“权力清单”之后,天津市行政许可制度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作为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它接管了新区18个部门的216项审批职责,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

  5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审批大厅,映入眼帘的是93个开放式窗口、162个工位,18个部门216项审批事项全部在这儿一口式办理。

  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流水线”审批新模式,使所有事项100%现场审批,办件人不用再像以往那样,在窗口递交材料后,往返不同地点的部门等待结果。

  在审批大厅,记者遇到了前来办理公司注册手续的刘先生。

  “这两天一直听不少同事说起开一家公司也不难,办理手续也没那么复杂了,只要材料准备充分,一天就能搞定。”刘先生要赶在端午节假期前注册一家贸易公司,他之前在一家公司从事红酒生意。

  他告诉记者,像这种注册公司之前都得需要几天时间,因为工商、质监、税务等部门都要挨个跑,这些部门散落在城市的各个地方,一天光跑来跑去把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这里面还有很多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前去办理正式手续前,可以先咨询他们,材料准备得齐不齐,填得对不对,省得到时候填错了还得改,这样也节省不少时间。”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刘先生完成了公司的注册,拿到了营业执照和印章。

  “以新办一家企业为例,过去需要到工商、质监、税务、公安等多个部门审批备案,仅是同样一份材料就要填报4次。而现在,一个窗口受理的数据所有部门都能实时共享,一个场所可以完成所有审批流程,从过去的至少3天缩减为1天,这是全国最快的速度。”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实际上,自今年1月份,天津市委、市政府下发《天津滨海新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实施方案》后,滨海新区一直在简化审批程序上下功夫。

  据了解,目前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平均承诺办结时限由8.75天压缩到5.74天,提速达34.4%。行政审批申请要件数由原来的平均7.4个减少到现在的平均5.18个。

  在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看来,滨海新区成立的行政审批局不仅仅是简政放权 ,更重要的是行政服务的最大便利化,通过优化投融资环境,提升行政效率。

  新区的行政改革路线

  简化审批手续,成立行政审批局,这只是整个滨海新区过去发展的一个缩影,自上升到国家级新区后,滨海新区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一直成为舆论关注和各地参观学习的热点。

  “一开始,在新区内,同时并存多种行政主体,有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新区内行政区政府、国家级功能区管委会,同时区内还并存着开发区、保税区等相互独立的管委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各行政区政府、经济功能区管委会都能有效行使各自管辖内的行政管理权,滨海新区管委会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以一个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来管理协调一级行政区的政府,会出现管理权限划分不明的问题。常常导致政府发文件要盖几个章,这种复归造成了区域功能的整体错位。

  长期研究滨海新区发展的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一开始,滨海新区的体制是比较复杂的,它由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三个功能区及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组成,当中功能区和行政区之间、行政区内部的协调有很多问题,内部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肖金成曾担任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他提到,比如之前在布局沿海石化的时候,三个行政区都希望在自己的区域内搞,这样变成全部海岸线都是石化。

  2009年10月21日,滨海新区启动第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撤销塘沽、汉沽、大港行政区,建立滨海新区行政区,但同时组建两类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一类是城区管理机构,成立塘沽、汉沽、大港三个工委和管委会;另一类是12个经济功能区党组和管委会。

  “此次改革虽撤销了‘塘汉大’三个行政区改为派出机构 ,但其事实上仍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新区和街镇之间一级政府的角色。”肖金成表示,以滨海新区向街镇下发办理类公文为例,新区需要先下发公文到“塘汉大”管委会,再批转至街镇,行政效率并未提高。

  2013年9月26日,第二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始,天津市委在滨海新区召开会议,宣布撤销滨海新区下辖的塘沽、汉沽、大港三个城区的工委和管委会,由滨海新区直管街镇。

  实际上,滨海新区第二轮改革主要有五个方面,撤销“塘汉大”、提升街镇、功能区整合只是其中三个方面,而刚刚成立的行政审批局则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体现,下一步还将继续整合提升街镇、整合优化功能区,由滨海新区直管街镇,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滨海新区此次改革对中国其他省市深化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国家发改委国土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一直认为,滨海新区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涉及部门之广、人员之多、利益之复杂、规模之大,在中国其他地区是前所未有的。

  高端人才的吸铁石

  一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滨海新区人才总量达到78万人,以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为目标的国家“千人计划”开始于2009年,至今天津入选的海外归国人才有近一半以上来自滨海新区。仅2013年,滨海新区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员850多人,使全区“海归”人才总量达6200多人,连续4年保持快速增长。

  “2009年毕业时,谁都不愿意留在滨海新区,那时候工资低,这边的配套也不好,所以大部分同学都去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家住天津的蒋磊研究生读的是制药专业,毕业后进入滨海新区一家制药研究所工作。

  但蒋磊注意到,这两年,他所在的制药厂里的高材生多了起来,有很多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

  “现在我身边的大部分新招聘的都是国外留学回来的,国内高校也都是名校毕业的博士生,大部分老家都不是天津的,全国各地都有 ,主要还是看重这里的工资水平和发展环境。”蒋磊说,他们研究所里一般国内名校毕业的能拿到3年30万元的工资 ,国外名校的博士生月薪就是2万元。文/记者 李杨 图/CFP

  据蒋磊介绍,目前滨海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集群,产值有200多亿元,“这对于那些高端人才来说,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就是跳槽容易 ,而且很容易获得高薪。”

  长期研究滨海新区人才引进的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乔章凤告诉记者,一般来说,高端人才比较看重的是整体环境,比如行政办事效率和产业集群,“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落户都需要花费好几天的时间,对于高端人才来说肯定是不愿意等的。”

  据乔章凤研究,近年来新区人才政策和人才环境大为优化,围绕紧缺人才需求制定并实施了多项人才服务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比如,高新技术人才享有期权等相关条件及持股方式、高端人才住房补贴等优惠条件。”

  “调查显示,六成的企业对这些政策表示非常肯定,三成以上的企业表示肯定。”乔章凤所在的团队对滨海新区八大支柱产业120家重点企业进行调研,并对30家大企业作了深度访谈,她告诉记者,对于人才生活服务环境的需求主要集中于住房、教育医疗、办公环境及交通体系等方面,近九成企业对这些方面的重要性表示肯定或满意。

  先行先试的鲶鱼效应

  在一系列创新政策引领下,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新区,滨海新区2013完成生产总值8020.4亿元,同比增长17.5% ,超过整个天津GDP的一半,成为驱动天津近年来强劲增长的巨大引擎。

  “我们知道,天津是一个老工业城市,一直存在着产业结构老化的问题,而滨海新区的发展恰恰帮助天津完成了产业转移,使得老城区的工业都转移到了滨海新区,而一些落后产能的则直接淘汰。”周立群告诉记者。

  从海鸥手表、飞鸽自行车、牡丹缝纫机这些代表天津工业的老品牌到如今的空客A320大飞机、百万吨乙烯、一汽丰田汽车、三星电子,一大批附加值高的大项目让“天津制造”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今这里已聚集大型央企103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00多家在新区投资。

  而由于老工业转移,天津老城区也重新焕发了活力,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开始在老城区占据主导地位。“我们称这个过程为‘退二进三’。”周立群表示。

  在滨海新区发展中获益的不仅仅是老城区,还有周围的涉农区县。

  “周围区县可以发展一些能够带来‘乡愁’的现代农业,为滨海新区和老城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周立群形容,以高端制造业为主的滨海新区、以服务业为主的老城区、以现代农业为主的周边区县形成了一个互补互助的格局,共同发展。

  大项目的庞大投资规模和高速投资增长,撑起近几年GDP年均增长超过20%的“滨海速度”,而在滨海新区带动下,近几年来天津的GDP增速都超过10%,位列全国首位。

  周立群认为,与广州、上海相比,天津是后发城市,目前正处于一个“三高时期”:高增长、高投资、高集聚。

  “天津现在主要以制造业为主,这些项目有的刚投产,有的正在建设,而储备的制造业项目又正在开工,这决定了其速度短期降不下来。”周立群告诉记者,我个人认为这样的高速发展还会持续三年。

  但是 ,滨海新区也已经意识到,大项目和好项目投资主要集中于国企特别是央企,如果没有中小企业配套会缺乏活力,单靠工业和制造业拉动的高增长不可持续,因此,滨海新区又退出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科技小巨人”计划。

  “大项目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十分有利,因为大项目需要中小企业配套,其产业链需要延伸。滨海新区为了扶持“科技小巨人”,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比如个税先征后补,大学、研究机构推出停职创业的扶持政策。”周立群表示,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中小企业起步很快,仅2012年,天津2.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就有100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成为天津实体经济新的增长点。

  每天都在上演奇迹

  滨海新区巨大的变化就连土生土长的蒋磊都感觉不可思议。蒋磊说,他对经济数字不感兴趣,但房价的变化还是让他结结实实地感受到了“滨海速度”。

  端午节假期,在父母陪同下,蒋磊去滨海新区的几家楼盘看了看,接近2万元/平米的房价让他有些吃惊。

  “从2006年每平米3000元到现在的接近2万,以前天津人都不愿意来的地方现在都买不起了。”蒋磊通过房价看到新区发展的逻辑是,“因为新区里的大型企业越来越多,中高收入的人就多了,他们都是外地人,都要在滨海新区买房,房价自然就高了。”

  蒋磊2006年本科毕业时曾来到过一次滨海新区,但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好印象。

  “那时候感觉大街上也没什么人,脏兮兮的,而且大部分产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像纺织加工类的工厂比较多。”蒋磊回忆,像我们单位所在的大楼原来就是一家被褥厂,单位是 2007年搬过来的,等我2009年再过来,大部分都是一些高科技产业了。

  如今说起滨海新区和老城区的不同,住在老城区、工作在滨海新区的蒋磊能说个不停,“滨海新区现代化气息更浓一点、人口密度小,人的素质更高一点……在滨海新区很少有过马路闯红灯的,滨海新区有一些连锁的超市,在老城区也有,但我发现 ,滨海新区超市里买菜的人很少往下掰叶子,也不会乱扔乱放,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

  而对于蒋磊来说,滨海新区这个地方似乎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创新和奇迹。

  “有一次我们去中新生态城,发现街道上没有垃圾桶和井盖。”蒋磊说,后来一问才知道,垃圾桶在住宅区里,井盖和其他市政管网设施全部设置在两侧绿化带里了,这在老城区真是不可想象。

  按照规划,在这个由中国和新加坡共建的中新生态城30平方公里区域内,生活垃圾收集全部采用垃圾自动收集系统。每座住宅都将有一个气动垃圾回收口,业主只需将分好类的垃圾扔进不同的回收口,便可通过真空抽吸将垃圾传送到回收站统一处理。

  此外,生态城中也不会出现锅炉、烟囱,冬季取暖的热量和夏季空调的供给都将来自于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到2020年,生态城将全部采用清洁能源,100%为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20%;人均能耗比国内城市人均水平降低20%以上。

  ■建言西海岸新区

  “首先要在体制改革上做文章”

  天津滨海新区近几年的快速崛起也吸引了各地市政府的眼光。

  周立群所在的滨海开发研究院经常需要接待各地前考参观学习的考察团,周立群印象中,青岛各区市来参观学习的官员问得都很细。“他们特别关注一些创新政策,一定要知道实施文件的详细内容,印象最深的还是对于科技创新方面的,后来还专门请滨海新区的科委主任给他们讲了一些。”

  那么,天津滨海新区的改革创新对青岛西海岸新区有哪些借鉴意义呢?

  “任何一个地区,不管是开发区、试验区还是新区,如果想要快速崛起,都需要一个引爆点,通过这个引爆点来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这个引爆点就是自身的创新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体制创新,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周立群表示。

  “以滨海新区为例,滨海新区的改革创新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滨海新区刚上升为国家战略时,这时候政府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需要通过发布一些优惠政策等营造一个良好的招商氛围;第二个阶段是产业和要素的整合阶段,要把区域的资源整合成一块去,形成各个功能区;第三个阶段是政府要逐步地简政放权。这就好比一个孩子,小时候得靠父母照顾,长大了父母要放手。”周立群表示,行政体制改革是新区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困扰滨海新区很久的事情,而行政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在周立群看来,滨海新区改革创新的历程对包括青岛西海岸新区在内的其他所有新区、开发区等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对于将来西海岸新区的发展,首先在行政体制改革上要做好文章,要正确处理好各个区市的关系。”

  不过周立群也强调,当年滨海新区改革时就没有一味地复制浦东新区的发展模式,而是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青岛还是要结合自己的特点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