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 人力车:1869年,日本发明人力车,约在1898年至1899年间进入青岛,青岛人称其为东洋车。1914年日占青岛时达到1700余辆,上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当时市区设有30多处车场 ,车夫们一般每天清晨六点取车,一直到深夜,终年大街小巷奔跑。新中国成立后,人力车作为人压迫人的运输工具,被彻底取缔。
地排车:青岛建置前就作为民间运输工具使用,上世纪20年代开始盛行,青岛人把它喊作“大车”。政府有为此类车专门铺装的“车轨路”。车夫收入较低,靠卖苦力养家糊口。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地排车才全部被机动车所替。
自行车:自行车随德国殖民者传入青岛,青岛老百姓称其为“不吃草的小毛驴”或“铁驴”。1914年,商人曹海泉在山西路24号设立同泰车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大金鹿”是青岛新人结婚的“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之首。
马车 1897年德占青岛后,马车应城市发展和客运需求出现,加上适应青岛高低起伏的丘陵地貌和崎岖不平的道路,成为最适宜的交通工具。此时,欧式拉客马车也传入青岛。开始仅为德人使用,1914年日德战争后中国人开办的马车行便多为中国式,这种双驾马车成为青岛的特色之一。马车以价格低廉受平民喜欢,但在安全、卫生、物价等因素影响下,到上世纪40年代,随着公共
汽车普及,马车慢慢销声匿迹。
汽车 德占青岛后,开始在城区进行道路建设。1901年前后 ,德国总督以两辆汽车代替欧式传统马车,青岛成为山东最早有汽车通行的城市。青岛人称汽车为机动车或机器车。1914年日占青岛时,车行渐多,开始在青岛经营汽车营运业。1950年10月,青岛市人民政府接管了市区公共交通,全面整治、发展。青岛在上世纪50年代和上世纪80年代曾短暂使用的烧炭汽车和柴油汽车也因动力不足、燃料问题等因素很快就淘汰了。1960年10月21日青岛无轨电车正式通车。到上世纪80年代 ,全市拥有各种客货汽车29400多辆,现今,公交车、私家车已成为青岛市民的主流交通工具。
文/本报记者 张文艳 实习生 谢萌萌 图/青岛市档案馆提供(署名除外)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