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有盲区 夏令营才成夏“利”营

2014-08-04 09:54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钱夙伟

  打开搜索引擎,夏令营的招生广告铺天盖地,商家们为招揽生源各显神通;家长们也调动各种社会资源,为了给孩子报上称心的夏令营而煞费苦心。记者来到某夏令营举办机构,发现前来报名咨询的家长络绎不绝。为期11天的“澳洲游学夏令营”虽然标价近3万元,家长们仍趋之若鹜。

  如此天价,仍炙手可热,无非是夏令营已经变成夏“利”营。于主办方,夏令营成了暴利之道。本来夏令营的宗旨是“以孩子为主、安全为上、资质为先、教育为本”,但现在“宣传广告名不副实、导游满口胡诌、购物、卖团、转手……谁会忽悠,谁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主办方盯住的就是家长的口袋。

  而于家长,同样是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参加夏令营是为了让孩子多一点今后竞争的本钱,比如一位家长的孩子虽然才上小学三年级,但她已忙着让孩子提高外语口语水平。“我想给孩子报一个口语夏令营,但已经排队将近两小时,还没有轮到我。”如此从众心理,必然“哄抬”了“供不应求”的市场“紧缺”。

  这当中老师也在推波助澜,有家长就反映,“学校以游学之名要求孩子们参加,不参加,害怕老师不高兴。”许多家长让孩子参加夏令营,不过是被学校的利欲所“绑架”。而老师为夏令营多拉一点生源,当然是为了让自己从暴利中分得一杯羹。

  社会的势利、功利让夏令营变成夏“利”营,但从根本上说,是监管的缺位。“国家层面几乎没有针对夏令营市场管理进行立法。”“夏令营监管几乎是一个盲区”。于是,“只要有生源,谁都能办夏令营,这个行业几乎没有准入门槛”“只要通过学校和老师招来学生,就能自行组织夏令营,这早就不是什么行业秘密。”夏令营因此异化。已不可避免。

  清华大学沈振基教授建议:“教育部应尽快制定出台《夏(冬)令营管理条例》,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夏令营市场,建立标准的资质评价体系和准入机制。既要严格监管,又要保证市场的活跃度。”那么,还有什么事比事关孩子成长的事更大更急?显然,有关方面实在应该尽快把夏令营的监管,提上议事日程。(作者系时评人)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监管 盲区 钱夙伟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