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地震灾民吃上热饭 志愿者架起大锅煮土豆

2014-08-07 06:5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灾民在吃解放军给做的热饭。



  

部队炊事兵为灾民做饭。



  

志愿者在灾区煮土豆帮助灾民共渡难关



  8月6日,鲁甸地震进入黄金救援72小时最后期限,一场时间与生命赛跑的“生死战”,在地震灾区各个废墟前继续展开。与此同时,各方也在想方设法帮灾民渡过难关。

  在重灾区龙山头镇,记者在附近山上看到,地震几乎把这座拥有200多户人家的村子夷为平地。好在村民们正在各级政府部门和救援队的帮助下进行自救,一片片的防震救灾帐篷拔地而起,各种送温暖队伍也在源源不断地进入到村庄内。

  鲁甸地震黄金救援进入72小时,救援工作仍在紧张开展。为了及时运转伤员以及输送救灾物资。数名村民自发排成一排通往飞机下机口,递送着卸下来的救灾食品和生活用品。在一处空地的临时直升机起降场,医疗小分队正用担架抬着受伤较严重的伤员奔向直升机。担架旁的医生怀里还抱着一名婴儿,医生正在给他喂奶粉,并扇动着塑料袋为他降温。

  记者走访多个灾民安置点了解到,目前,灾区帐篷、被褥、饮用水及食物仍需要更多支援。在龙头山镇的空地上,一排排用蓝色帐篷搭建起来的安置点成了灾民临时的家。不过,也有不少用三色布搭建起来的临时安置点。面对各种问题,现场工作人员正在想办法协调解决。可喜的是,一些志愿者想出好办法。比如,他们利用大铁锅把当地的经济作物土豆和玉米煮熟,分发给灾区的灾民和服务人员充饥……

  另外,解放军也为灾民做饭,灾民在帐篷里就能吃上热饭。

    文/图  记者 刘延珉

  ■链接

  岛城红十字救援队几十个小时没合眼

  6日记者采访获悉,当天岛城红十字救援队全队进行了任务分工,救援队根据指挥安排赴震中甘家寨子村进行搜救,山海情队员随队参加现场疏导心理救助,还成立了医疗救助点。

  据了解,救援队进入灾区后,一直到6日凌晨2时17分,才进行了休整,可是仅仅4个多小时后,就接到了总会的任务,继续进行搜索营救。记者了解到,这些队员已经连续几十个小时没合眼了。上午9时20分,在向导的指引下,10名队员已经到达甘家寨子村,立即展开搜寻。“上午11点多的时候,我们搜到一具小孩遗体。”队员们难过地说,从救援队到达灾区后已经搜寻到好几个人,不过全部不幸遇难。

  另外,在桥头营地则由程医生、周医生、五味子、小鱼儿负责,成立了医疗救助点,主要任务是为群众看病发药。“好在重伤员第一时间都被运走,目前接诊了70人次。不过现在药物得到了补充比一开始好多了,大部分是战地医院补给的,我们主要是协助他们进行排查工作。”程医生说,由于天气炎热,加上水土不服、水污染等多种原因,收治的病人大多是拉肚子、中暑,通过服药可以得到缓解。

  记者 郭玉华

  关注

  新华社记者:“浑水泡面”属实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浑水泡面”一事属实,为当地群众在给养难以进入震中的救灾初期给救灾人员送上的热食。而随着道路逐步打通,救援人员和当地群众目前生活条件已得到明显改善。

  引发质疑的“浑水泡面”图片拍摄于8月4日的龙头山镇龙泉中学。地震发生后,这里聚集了来自解放军、武警、边防、消防、特警等多方救灾人员,龙泉中学老师和部分村民也留在这里当志愿者。那一锅带着泥沙的水,正是志愿者们为救灾人员烧的。

  教师熊金华的女友杨云翠是当天的煮饭者之一。“看官兵们太辛苦了,我们着急,只能烧开水泡面,就用学校食堂的锅搭了两个临时灶台。方便面有官兵自带的,也有我们学校的。担心水不干净,我还特意往锅里加了很多生姜。”她说。

  这些从自来水管接出的水因为掺杂大量泥沙而颜色浑黄。所幸,这种状况在龙泉中学救灾点并未持续太久。志愿者蒋虹秀说:“4号早饭和午饭的水都是浑的,到了晚饭时就有从外面拉进来的干净水了。”对于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的救援人员来说,“浑水泡面”是难得的热食。

  4日晚上起,后勤物资陆续进入,各救援部队和灾区群众生活条件逐步改善。6日凌晨,官兵们人力运进净水设备,解决了喝水难的问题。武警云南总队后勤部部长杨波介绍说,随着道路打通,部队还将派来食品冷藏冷冻车、野战淋浴车和运水车,争取让救灾官兵三天内洗上热水澡。据新华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