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祥玺 1999年注定与众不同。上一个千年就要终结,新的千年即将开始,衰老与新生,荒诞和真实,在这里彼此交织缠绕。 这时,在青岛市潍县路55号楼下,砸破“铁饭碗”应聘到半岛的刘延珉和洪琥,正哼哧哼哧地把桌椅板凳往一座小楼上搬,这地方楼层不高、地方不大、门头很小,里面却已经忙得热火朝天,一群来自山南海北的年轻人聚集在这里摸索尝试,一张报纸在这里悄然酝酿。
于是,1999年8月9日这天,半岛都市报与青岛市民,开始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她双面彩印,浓眉大眼,谈的都是百姓事,说来无不关民生,一出生即风华正茂,与众不同,很快就俘获了百万读者的芳心。
从此,这座城市,因为有了这张报纸,神采倍增,从此,这张报纸,因为深深植根这座城市,愈发枝繁叶茂。从单独一张报纸到报系方阵,再到现代传媒集团,半岛与这座城市一起,实现着跨越式发展。
15年后的今天,已是她和读者的第5371次见面。新鲜感虽然少了点,但老朋友之间的默契信任和欣赏却与日俱深,如今的半岛 ,也变得更加沉稳、大气、高端、主流,和读者一起,成长为这座城市的中坚。
一次又一次的亲密接触,一个早晨又一个早晨的如约而至,“有事看半岛,有事找半岛”,早已成为一种习惯。那么,这张报纸背后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呢?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报几个同事的料。
2008年初我采访春运时 ,在青岛开往菏泽的绿皮火车里,一个蜷缩在过道边的老大娘听说我是半岛的记者,赶紧爬起来,问我认不认识一个叫李雯的记者,她说去年她和老头在中韩的一个工地打工,半年多一分钱也没领到,有工人给半岛打了求助电话,李记者来了后,直接闯进工地找了“老板”,很快就帮他们好多人把钱要了回来。她就知道这个记者叫李雯,很感激她,但一直没有机会给她说声谢谢。她一再嘱托我,见到李记者,一定替他们夫妻俩说声:谢谢。
一家单位的负责人曾告诉我同事:他对半岛记者的最初印象,来自一位叫赵君瑶的记者,有一次赵记者到他们单位采访,采访结束,他们请记者吃中午饭,但这个记者说什么也不吃,半个小时后,他开车经过公交车站时 ,恰好看到这位记者一边捧着包子吃一边等公交,他当时既感慨又感动,他说,从那之后,他就要求,单位的工作人员,要主动为半岛的记者提供线索。
而就在您看到这篇稿件的此时此刻,15年前往潍县路55号小楼搬桌椅板凳的刘延珉记者,正在一线采访,参加过“越战”的他,15年来一直冲锋在采访的第一线,从国内的西藏、汶川、玉树、酒泉、大凉山,到国外的日本、纽约、大堡礁甚至南极……往往刚从一个新闻现场出来,又要立即飞往下一个,作为同事,我们也和读者一样,大多时候,只能在报纸上见到他。
15年来,正是这样一群人,不分白天黑夜,奔走在这城市的街巷和里院,倾听着百姓的每一声诉说,无论喜怒哀乐、欢笑悲忧,还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然后饱蘸眼中热泪、心间热血,于字里行间,记录着这所城市前行的每一个脚印,书写着对这座城市对百万读者的热爱。新闻最终都会成为历史,但我们也要记下有温度有态度的历史,丰满这座城市的记忆,丰富市民的生活,这是大众报人的一贯传承,也是半岛人永远不变的情怀和担当。
下一个15年,我们一如既往。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