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下午,市民尹女士在qq空间里吐槽说:“
虾酱过敏,我的胳膊和脸都不能直视了,这红疙瘩起得,一簇一簇的,这还是抹了芦荟胶后的效果,呜呜……”从尹女士提供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她的胳膊肘以下内侧布满了红疙瘩,大小不一,共有8个,有的已经消得差不多了,有的依然红肿。随后,城市信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市民尹女士。
“好久没吃这玩意儿了,今中午闻到虾酱香喷喷的,就忍不住多吃了两口,没想到吃了还没两勺,皮肤就过敏了,着实吓了一跳。”尹女士告诉城市信报记者,9日中午十二点左右,她下班回到家后准备吃午餐,见家里有香喷喷的虾酱,就忍不住多吃了两口,吃完没多久就觉得自己的胳膊和脸开始发痒,开始以为是被蚊子咬的,随便挠了几下,也就没太往心里去。“没想到,半个小时以后,我的胳膊和脸上开始冒出了红疙瘩,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又红又痒,特别恐怖!我第一时间赶去了附近的诊所,医生说很可能是虾酱过敏。”
尹女士告诉城市信报记者,她平时对海鲜并不过敏,对虾酱也没有过敏史。“我承认自己的皮肤很敏感,偶尔会对花粉和柳絮等感到不适,上次皮肤出现过敏反应还是高中以前的事了,看来以后再也不能吃虾酱了。”
虾酱是很多人喜爱的美食,这样一种传统美食为什么会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吃多了有什么危害?当
皮肤过敏后,人们该及时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症状?带着一系列的疑问,城市信报记者咨询了山东师范大学生物学博士韩博士。韩博士指出,虾酱是小虾加入盐,经发酵磨成黏稠状后,做成的酱食品。无论是虾膏还是虾酱,主料和辅料,就是银虾和盐。制作方法也无非就是把虾和盐搅碎后放在竹筛上晒太阳 。“虾酱的主料是虾,所以它含有虾这种过敏原,患有宿疾、过敏性疾病的人及患有皮肤病的人要少吃甚至不吃。”
同时,韩博士还指出,有三类人群不宜食用或尽量少食用虾酱以及与虾酱相关相近的食品。第一类人群是需要限制食盐摄入量的人,由于虾酱含盐量很高,有的高达30%左右,因此,那些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肾病患者等需要限制食盐摄入量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第二类人群是患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人,因为虾属于高嘌呤食物,嘌呤是有机化合物,无色结晶,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痛风患者或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摄入虾或其他高嘌呤海鲜,不利于病情的好转。第三类人群是过敏体质的人,因为虾属于高蛋白食物,有的人属于过敏体质,对异体蛋白会过敏,所以对虾过敏的人也不宜食用虾酱。“美食固然诱人,但是我们必须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如果自己是以上三类人当中的一种,应该拒绝美食的诱惑,把健康放在第一位。”韩博士说。
此外,韩博士称虾酱在腌制发酵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还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可转化为亚硝酸胺,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建议爱吃虾酱的市民,在吃虾酱的同时也应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可以阻断亚硝酸胺在胃内的合成。吃虾酱后如出现了过敏反应时,轻则可服用地塞米松、扑尔敏等抗过敏药物治疗,重则应及时去医院。见习记者 王鑫鑫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