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收姜之时,近日,记者在
蟠桃大姜原产地
平度市东阁街道走访发现,当地的种姜农户们又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忙着浇水,有的忙着雇人,为收姜做准备。据了解,当地姜农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完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培育出了品质优良的蟠桃大姜,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蟠桃大姜通过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姜农的生产积极性,也使得蟠桃大姜的销路越来越好。
■原因
多种因素促成优质大姜
蟠桃山位于平度城以北8公里处,是平度历史上的“八大景”之一,早在明末清初,当地农民就开始种植大姜 ,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经过当地农民的世代培育和提纯复壮,逐渐形成一个适合当地生长的新品种,该品种植株高大,生长势强,根茎外形美观。平度市农业局标准办工作人员介绍,一般的大姜口味偏辣,而蟠桃大姜辛辣适中,块大皮薄、色泽鲜亮、筋少肉细、辛辣适中、营养丰富,亩产一般4000公斤左右。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地把产自蟠桃山一带的大姜称为蟠桃大姜。
据东阁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朱先江介绍,蟠桃大姜原产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温差较大,光照充足,降雨量适中,有利于蟠桃大姜的生长和养分的积累,成为蟠桃大姜优良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正是在这特定的气候和生态条件下,平度农民在长期栽培蟠桃大姜的实践中,不断改善、提高蟠桃大姜的农艺性状,完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培育出了品质优良的蟠桃大姜。
蟠桃大姜原产地北部为丘陵地带和山前冲积平原,南部为大沽河水系冲积平原,土层深厚、水质好、肥力高,以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土质松软,通气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地下水丰富,土壤及水中可溶性钾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土壤PH 值6.5左右,这是蟠桃大姜优良品质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
■销售
名声响品质好不愁卖
记者来到平度市东阁街道五亩兰村,有十多年种姜经验的姜农陶先生正在给自家的姜地浇水,陶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基本最晚半个月就要浇一次水,“眼看着姜马上熟了,十月一前后就能出土了,这时候多浇几次水好。”陶先生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尽管生姜价格大起大落,但东阁街道仍有不少像陶先生一样的姜农,每年都坚持栽植生姜 。
陶先生介绍说,2012年,生姜市场行情惨淡,每斤才卖4毛钱,价格跌到了谷底,他的一亩半地生姜卖完勉强够本,等于白忙活一年。
2013年秋季,生姜市场行情明显回升,每斤能卖3到5元,因为没放弃,陶先生赚了5万块钱左右,而今年他们继续种植,期盼能有个好价钱。“长得好的生姜,一亩能出上万斤。现在管理好了,产量比以前都高了,加上今年生姜行情不错,出姜时最起码也得个三四块钱,放到窖子里存放一段时间,贵的时候我估计能有8元多,希望能有个好收成。”陶先生笑着说道。
记者了解到,在五亩兰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种植姜,每年姜收获时,大家都是互相帮忙,实在忙不过来就会雇人。“姜收完了我们一般都不愁卖。特别是近几年,我们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一说蟠桃大姜都知道是我们这里,有不少收购商前来收购,由于品质摆在这里,价格也比别的地方的稍高些。”陶先生告诉记者。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五亩兰村的姜农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姜窑,“大家都是会根据行情留下一些保存起来,等价格高时再拿出来卖。”陶先生告诉记者。
■链接
种植历史悠久年产两亿公斤
蟠桃大姜种植历史悠久,远销美国、加拿大、荷兰、法国、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3年在泰国曼谷举办的农副产品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银牌”奖,1996年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蟠桃大姜之乡”。近几年,当地政府为挖掘、培育这一地方特产 ,按照“市场化运作,品牌化培育”的思路,进一步做大做强蟠桃大姜产业。2006年获得青岛市农产品名牌和青岛市消费者最喜爱的名优农产品称号;2008年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9年获山东省著名商标;2010年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通过品牌化运作,蟠桃大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10年,蟠桃大姜面积已发展到5万亩,涉及平度市的16个镇(街道),年产优质蟠桃大姜两亿公斤,年出口量1万吨,已成为平度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文/记者 张雪松 本报见习记者 禚佩佩 本报通讯员 韩硕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