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青岛市
医调委内,来自医院、患者双方,在医调委
专家的见证下签署了“和解书”,正式握手言和,这也是自今年9月1日本市医调委正式启动以来成功调解的首例医患纠纷。记者作为该委特聘的媒体兼职
调解员,也见证了这一曲折的过程。调解工作就像“拉架”,短短的调解意见书背后,需要集合十几位专家、调解员,进行专家讨论、双方沟通等多个环节。
结果 患者获两万补偿费五年纠纷一朝和解 14日下午,在位于南京路与辽阳西路交叉口附近的青岛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来自岛城某医院的院方代表,与患者第一次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双方签署了“和解书”,在调解专家的见证下正式握手言和,患者最终也得到了2万元“精神补偿费”。“这是自今年9月1日市医调委正式启动以来成功调解的首例医患纠纷,过程非常不容易,好在大家现在达成了一致,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该中心负责人杨怀路感叹说,现在,医患双方最终对医调委的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双方达成谅解,签订了医疗纠纷和解协议,医疗纠纷得到及时化解。
据了解,这是一例长达五年的医患纠纷 ,事情要从2009年开始说起。根据双方提供材料显示,老家东北的王力(化名),在2009年因为突发化脓性阑尾炎住进了岛城某医院,并进行了手术治疗。然而在术后病人出现了感染等并发症,后来引发了切口疝。该医院建议患者到三级医院治疗,不过患者2012年在老家当地医院做了二次手术,效果并不好,到现在患者的切口疝还没有根治,需要进行第三次手术。患者认为导致现在一个局面,跟医院当时的不当处理有很大关系,患者称当时换药的时候由于肚子流脓,护士用桌上的卫生纸擦拭过,怀疑因此导致了化脓。要求赔偿2万元的损失,然而超过1万元的索赔,医院的院长就没有权力处置,最后患者找到了本市医调委,希望能将此纠纷得到赔偿,自己好继续医治。“我们跟医院对接后医院也同意进入调解程序。”杨怀路说。
这一旧案持续了5年之久,双方身心俱疲。“这还不算是时间最长的,据我们的登记统计,还有纠纷 20多年还要求调解的。这也说明患者和院方都亟需一个能说理的地儿。既然是说理,就不同于医疗事故鉴定,我们采取的是模糊调解,就是在充分了解事件性质后给出的建议,并不会认定谁有几成责任。”杨怀路说。
阵容 律师医生参与调解从专业角度来讨论 实际上,这一案例的调解过程,记者作为该委特聘的兼职调解员前期已经亲自经历 。11日上午8时40分,记者来到位于南京路与辽阳西路交叉口附近的青岛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发现专家们大多已经到齐了。据该中心负责人杨怀路介绍,此次参与调解的成员涉及医疗、法律、保险、媒体代表等一共12位人员,大家将坐下来仔细研究案例,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好好说说这纠纷到底该咋处理。
“这次要调解的案例,双方都已经将病例等资料悉数准备好,双方的意见和要求也已经落实到纸面上,诉求很明显。”杨怀路说。据了解,此次参与讨论人员中邀请的3名医疗专家,是从120名医疗专家库中严格挑选的。“挑选这些人一个是专业性强,这次是一个阑尾炎手术的医疗纠纷 ,因此专家也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对于手术的操作经验很丰富,可以判断手术过程中医院到底有没有问题;另外要避嫌,与该涉事医院有关的都不挑选。”而律师也有2位,也是岛城司法部门专门挑选了120名资深专家组成的专家库,这些人都有过丰富的医疗案件接手经验,有的以前还有过医疗背景,“这一身份的转换,更能了解医疗、理解患者。”
三位医学专家从临床医学的角度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治疗、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的疑问进行了全面分析讨论,对医院医疗过程中存在的欠缺和患方对医疗过程存在的误解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两位律师从法律的角度对这起医疗纠纷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客观论证。
谈判 角色辩论两个小时初定1.6万补偿金 “我认为这件事首先要看到底医院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存在不当成分。”医疗专家分析,根据病例处理,正常的阑尾炎手术和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后有不同的症状显现,对于化脓性阑尾炎来说,最可怕的情况就是阑尾炎的‘根’烂了化脓了,“做一个比喻,阑尾炎从根部开始化脓,最后穿孔撑破了阑尾部位,脓流到了腹腔,这比胃穿孔还要可怕。”专家说,从医学角度讲由于大量脓性细菌是在内部,这种情况出现切口疝的可能性超过50%,甚至可能出现更严重的情形,危及生命。“但是在术前手术告知时,医院虽然谈到了感染的风险,但是没具体提到就是切口疝,就少说了这一句,患者可能就不会答应。”
“如果我是患者,我就会这样想……”“如果我是医院,我会这样认为……”十几位专家、调解员开始逐个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分别站在患者、医院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开始在基于此次案例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 角色辩论”。从上午9时许,一直到11时许,这一讨论才告一段落。而11日下午将邀请患者和院方进行分别商谈,根据保险公司、律师及医学专家的意见,初步决定为患者争取1.6万元的“补偿金”。
协调 补偿金额患者嫌少经过沟通医院让步 然而11日下午记者来到医调委,得知在跟医院商谈后 ,医院方面较为艰难地同意了该价位。但是在跟患者说的时候,却遇到了阻碍:患者说2万就是2万,一分钱都不同意少。杨怀路说,其实从正常的司法程序来讲,专家们认为医院并没有存在明显过错,如果告到法院,很可能法院不会支持这一赔偿要求,然而患者认为少一分都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还将选择继续到医院要说法。
“调解工作就是这样,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双方会有反悔。”杨怀路说,因此他们在最终的调解意见书中会特别注明一条,如果双方同意了这个调解,会请司法部门盖章确认,后续不会再就此问题进行再次的纠纷纠缠。面对情绪激动的家属,工作人员们决定再次一试,就患者提出的2万元询问院方意见,不过最终的结果是,院方对此不能接受,调解暂时告一段落。
“医院也有顾虑,毕竟对他们来说没有明显的医疗过错,觉得掏这个钱有些冤枉。”医调委工作人员说,上海曾经发生过3家三甲医院拒绝治疗阑尾炎手术的案例,起因就是一位患者做完手术后有并发症将医院告上法庭,虽然不是医疗事故但是象征性地判定医院给付患者5000元精神抚慰金,“这是一个恶性的范例,以后出现并发症就要依照这个案例来判了,而阑尾炎手术特别是化脓性阑尾炎不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非常小,这样会让医院无法继续放心地做手术。”
从11日开始,医调委工作人员们又进入了另外一个程序:双方沟通和安抚。“既要充分理解患者的委屈和弱势,也要充分理解医院的苦衷。”杨怀路说,经过3天的多方面走访和沟通,14日下午,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医患和谐一幕。
■工作进展
8例纠纷已经纳入调解程序 据杨怀路介绍,从9月1日医调委启动以来,一共接到了140多例要求调解的案例,其中90%是近两年内发生的医疗事,也有20多年的旧案。“不过很多不符合调解程序,比如病历不全,材料不足等,无法举证在医院看过病也就无法调解。这给市民提醒,无论看什么病一定留好相关单据和病历材料。”
记者了解到,这140多例纠纷中,有8例已经纳入了调解程序,医患双方正在准备材料中,材料手续齐全后,市医调委将实施调解。这些案例涉及到了手术、医疗态度、诊断等多方面的问题,而医调委也将根据不同的病例要求,选择专业领域内的医生和律师来做专家团进行调解。
“医调委受理医疗纠纷调解的条件是:医患双方都同意调解,要求调解赔偿款在1万元到15万元之间。如果调解达不成和解,医患双方可以寻求法律诉讼或医疗司法(事故)鉴定渠道解决。”杨怀路说。
■记者手记
劝和一起纠纷并非一日之功 “其实,这件案例看起来只用了几天就调解成功,但真正的调解从集结专家讨论的半个月前就开始了。刚开始的时候,医调委工作人员需要跟双方分别讨论案例,以便双方准备材料充足。”杨怀路说,这半个月以来,他们不知道电话、面谈约见双方多少次,这才有了此次的讨论。
医调委刘先生说,他们在与医院和患者进行交流的时候,也讲究语言的艺术,“有些话虽然是那个理,但是会引起一方反感的,我们就会斟酌着说。比如这个患者的手术,他认定我在这里做的手术,出现的一切问题都需要医院承担后果,但是忽略了如果医院不给治疗或者压根没有能力治疗的话,等待他的可能是生命危险,毕竟,肠穿孔不及时治疗的后果很可能引起死亡。”他说,但是患者听到这样的话肯定不会同意,所以就需要斟酌着说,尽量不给当事双方造成不舒服的感觉,特别是患者。
在医调委“工作”的几天里,记者遇见了一拨接一拨来要求调解的市民,而且以患者方居多,几乎每一个要求调解的患者都有亲人历经痛苦的愤怒。如果同一时间来的人比较多,医调委工作人员会全部上阵,这儿坐一堆、那儿坐一堆地倾听、记录、安抚。每一个到访的人员,调解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安抚情绪,“几乎每一例都需要大约1个小时的时间才能让患者心平气和地说出事情,然后我们再根据实际联系医院,如果都能联系上,双方也都同意调解,那么我们的工作就立即开始。为一件事来回打几十遍电话都是很平常的。”而遇到一些情绪激动的患者,会忘记医调委也只是一个为双方解决纠纷的民间组织,说着说着会发起脾气,“好在我们这里的工作人员都不是急脾气,都挺能忍。
记者能明显感受到,医患纠纷有其深层次的矛盾根源,处理起来并不容易。“能成功调解好一例案例,离不开大家的努力,和医患双方对医患纠纷的强烈处理的意愿。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社会能更少一些戾气,医患双方更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杨怀路总结说。
本版文/记者 郭玉华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