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落马不应影响城市污染治理

2014-10-27 09:1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段思平

  在“中国最脏城市”河北邢台,一场风暴式的大气治理自2011年年底在邢台启幕,主导者是时任市委书记王爱民。2014年9月4日,中纪委通报,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王爱民正在接受组织调查。伴随王爱民落马,其高调推进的大气污染治理从舆论环境到实施层面都在起微妙的变化,一些曾被关停的污染企业重新开工。(10月26日《东方早报》)

  毫无疑问,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王爱民,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但对于其在任时所做的事情,却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其在任时不得人心的错误施政应该得到纠偏;但另一方面,认为其在任时一件好事没做,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只要是善政,哪怕是贪官留下的,也应该被延续下去。

  比如,王爱民在任时曾铁腕治污,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效果。自2013年1月1日实行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邢台市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首批实行新标准的74个城市中,排名始终落后,直至今年7月份才首次退出倒数第一,8月份上升至第71位。虽然这一进步非常微小,但多少应有治污得力之功。

  据悉,近年来邢台陆续关闭了西部山区的几百家小石灰厂、石子厂,政府要求这些企业达到环保要求才能重新投产;关掉了东部1700多家板材厂的黑烟囱,要求市区内15家污染企业,或者搬迁,或者减排。如果说王爱民主政时,环保部门关闭污染企业的过程中不存在恶意打击等不良意图,确实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排污标准去执法,那么即使王爱民下台了,环保部门的执法标准也不能放松,不达标的企业绝不能让其复工。

  然而,在一些人看来,王爱民治污阻碍了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在王爱民落马后,当地政府似乎提升了对污染的容忍度,一些曾被关停或要求整改的污染企业再度开工。市委书记落马带来了地方环境治理的真空期,这绝非地方发展之福。这提醒我们,应该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让领导为决策负责、为错误担责。如此一来,既能让出现严重决策失误的领导付出代价,也能改变“一任领导、一任政策”“新官不理旧账”等执政陋习,让好的政策被长期延续下去。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