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升入初中以后,继续学习数学,将面对着数学更多的神奇,面临着更大的学习挑战!那么,如何才能顺利跨入学习
初中数学这一门槛?如何在初中数学百花园中畅快地遨游,迈好步、起好头?对此,
莱西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初中数学教研员高级教师史永军表示,“万事开头难”。学好初中数学,初一是打基础的阶段,而初一数学学习的基础,在于“有理数”一章的学习。学会了有理数运算,可谓开了个好头,以后会畅达的进行初中数学学习。借此机会,他在此向刚升入初一的同学,介绍一下学习有理数须用的四“招”。
经历法则建立过程,明白合理性
史永军说,第一“招”就是经历各个运算法则建立的过程,弄懂法则规定的合理性。有理数这一章中的核心内容,就是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学好这四种运算,可以说,有理数学习大局已定,大功告成!进行这四种运算,都依据运算法则。这四种运算法则,其实就是四种合理的规定。
这些规定,先经历了一个个生活化的情境过程,然后再进行归纳概括,形成抽象的法则。例如,有理数加法法则建立过程,是从两个生活化情境来认识理解建立法则。第一个情境是,从足球赛中的净胜球入手,让同学们很自然地接受(+1)+(-1)=0;第二个情境是,结合相反意义的量,在数轴上从原点出发,左右运动,形成系列加法算式,再分类进行归纳概括形成法则。这样的学习安排,形象、直观、自然、有趣,不枯燥。
理清结构,清楚作用
第二“招”——理清各个运算法则的结构,弄懂每一部分的作用。史永军表示,有理数加法、乘法和除法运算法则,都有三部分构成。法则中第一部分回答的是,何种情形下;第二部分回答的是,运算结果的符号怎样来确定;第三部分,回答的是,各数的绝对值如何进行计算。
例如,有理数加法法则中,“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其中,“异号两数相加”说的是,符号不同的两数相加这种情形下;“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说的是,“和”的符号,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说的是,两数绝对值如何进行运算。
“三步走”运算,养成新习惯
第三“招”——进行程序化“三步走”运算步骤,形成新的运算习惯。据史永军介绍,所谓程序化就是指要有先后次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再再做什么,不能颠倒。进行有理数的加法、乘法和除法运算,也是这样。
第一步,要分清是何种情形下的运算。如,是同号的两数,还是异号的两数?是那种情形下,就对应运用那种运算法则。
第二步,结果的符号怎样确定。这一步和小学完全不同!因为在小学阶段,不涉及到负数,进行的加减乘除不涉及负数参与运算,其结果也不会出现负数,因而,不用考虑结果的符号。而有理数运算结果就不同于小学了,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零。因此要考虑结果的符号。而这一步至关重要!可以这样说,确定好了运算结果的符号,运算工作等于做了一大半,剩下的工作就是小学算术了。
第三步,参与运算数的绝对值怎样运算。这一步,实质就是小学算术数的运算,需要先求出数的绝对值。
从以上可看出,有理数运算过程,比小学算术数运算过程,要复杂得多,要分三步!而小学算术数运算过程只有一步。对于这一点,必须搞明白,弄清楚。否则,会出现错误。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习惯就是,不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匆忙去进行绝对值运算。纠正这一错误习惯,就是开始学时,严格按照上述“三步走“的过程,进行运算。哪怕动作慢一点,也不要紧。要紧的是,形成新的有理数运算”三步走“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可见,一个好的运算习惯照样对一个人有着巨大的影响。
善用对比,培育知识树
第四“招”—— 要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培育包含新知识的知识树。史永军表示,学了负数后,在小学学过数的大家庭基础上,就增加了新成员,必然带来新的学习挑战。在学习有理数运算过程中,既要注意与小学学过的运算对比,又要在不同运算之间进行对比。
如,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都包括小学中的运算。也就是说,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都是小学运算法则的升级版、高级版。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都是向“下(小学)”兼容的。再譬如,“同号两数相加”与“同号两数相乘”,其结果的符号确定方法是不一样的。再再譬如,加法和减法的界限,在小学是各自独立的,而在有理数中,减法归到了加法中,加法和减法统一在一起了,因此可以这样说,学好了有理数加法,就等于学好了有理数减法。
同时,有理数乘法是学好有理数除法的基础 ,因为二者的结果符号确定,完全一样。因此 ,既要注意法则的横向比较,又要进行法则纵向比较,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准确掌握各个运算法则。
孙澳丽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