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职业底线失守”须回归法治渠道

2014-11-08 10:2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龙敏飞

  为了把食客变成回头客,湖南等地一些火锅餐厅常年暗中往锅底里放罂粟壳、罂粟粉;向来“高大上”的科研院所,最近被查出达到院士级别的科技工作者造假套用科研经费……近年来,“职业底线”成为社会热词。“黑心食品”频出、医生收回扣、会计做假账……人们普遍感到职业底线在下滑。“职业底线”为何会频频失守?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靠什么守住我们的底线?(11月7日《人民日报》)

  按理来说,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底线 ,这是不能逾越的“红线”。遗憾的是,一些从业者频频突破职业底线的尴尬现实,又确实存在。当各行各业的底线频频“失守”,这会形成一个“互害”的生态圈,而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一起起职业底线“失守”事件的背后,公众尊严感与安全感的缺失,是完全可以感知的。于是,一个个奇特又滑稽的场面频频出现:我们在一起事件中,是彻头彻尾的受害者角色;但在另一起事件中,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着作恶者的角色。我们一边对职业底线“失守”之人深恶痛疾,另一边自己又常常变成自己所痛恨的那种人。这其中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仔细审视不难发现,之所以职业底线频频“失守”,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则,在行业内部,没有足够的监督与监管机制,没有形成一整套的约束机制,没有“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甚至还会出现“逆淘汰”的情况;二则,在行业外部,也没有足够的惩戒机制。

  在这样的现实尴尬下 ,破解“职业底线频频失守”的难题,显然是必须之举。让“职业底线”成为真正的“红线”,也应成为一种制度设置。而要做到这,一方面,显然是让一切的治理都回归到法治渠道,无论是什么行业的从业者,一旦突破底线,就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另一方面,则是要给予一些“利诱”,对于一些行业的优异者,可以给予一定的现实利好,营造“优胜劣汰”的现实氛围,如此,从业者才会自觉地呵护职业底线。也唯有如此,“互害圈”才会打破,职业底线频频失守的困局才会破解。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孙瑶瑶]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