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审计署针对
彩票资金展开大范围审计。官方数据显示,我国启动彩票事业20多年来,发行规模已累计达1.7万亿元。作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福利事业、体育事业发展筹集的“公益钱”,有明确用途规定——通常彩票销售额的15%用作发行费,35%用作公益金,50%留作奖金池。而记者调查发现,对彩票的发行费和公益金,各地在使用中存在巨大差异,标准、
去向均模糊不清。一方面,发行费标准多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有大量公益资金趴在地方政府账上“睡大觉”,还有部分公益资金被用于盖大楼、买游艇、补亏空。
上海 截至2010年2月,上海市福利彩票公益金累计结余6418万元,占筹集公益资金总额过八成。上海市审计局报告显示,2009年该市用于体育场馆改造公益金共1643万元,但有543万元实际用在场馆办公房改造及出租房屋修缮、办公设备购置,超规定范围的支出占总支出近三成。
江苏 某地级市财政部门负责人表示,尽管当地明确彩票资金可用于补充社保基金,但实际“从来没见过这笔钱真正用”。究其原因,怎么分这笔钱成了部门的权力,甚至能不花就不花。
浙江 浙江省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留存资金往往是要“攒着做大项目”。
彩票“发行费”10年上涨逾7倍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14日,中国福利彩票自1987年创立以来累计销量达1万多亿元。记者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了解到,截至今年4月,我国体育彩票发行20周年,累计发行规模已达7000多亿元。按去年超过3000亿元的销售量,相当于每名中国人一年平均要花200多元购买彩票。
据介绍,彩票发行费应用于投注站返点、耗材采购及宣传营销、人员费用等。而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彩票销量迅速增加,按规定应占彩票资金15%的发行费也随之大幅增长。不仅“标准随规模降低”的政策要求难以落实,使用中还存在“操作空间”:
——标准常年不降 ,催生高价发行。我国彩票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规范明确提出:随着彩票发行规模扩大和品种增加,可降低彩票发行费比例。但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这一要求没有强制性,多数彩票品种的发行费标准十余年没有调整,成了“粗线条”约束。
财政部数据进一步显示,2013年全国销售彩票3093亿元,而在2004年还不到400亿元。据专家测算,2002年后,主要彩票品种发行费率基本保持在13%至15%左右,10年来发行费上升了逾7倍。
——采购寻租腐败现象频发。一家上市印刷企业的负责人透露,目前每张彩票的背后均印有广告、玩法等图文 ,需要外包企业印刷 。“多数省份均由一两家公司长期承印,通过何种渠道获得业务不得而知。”鲜为人知的是 ,薄薄一张张彩票的印刷 、供纸业务也“利润惊人”。
——乱花钱 ,甚至“有钱花不掉 ”。被控贪污4744万元的青岛市福彩发行中心原主任王增先在任时,曾斥2000万元公款,购买当时国内最顶级的豪华游艇。记者获得的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招标文件显示,2013年11月起,广东省一家彩票管理中心采购啤酒期间,还公告降低招标要求,广州南沙区某食品店的一次中标金额就达98.895万元。
一些地方公益金使用效率低下 福彩、体彩两大类彩票成立20多年来,我国已筹集公益金3100多亿元和2000多亿元。这些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益金去哪儿了?
记者了解到,按照规定,彩票中心按35%等比例上缴公益金后,怎么花就是政府主管机构的事。以福利彩票为例,公益金有一半上缴中央财政,一半留在地方。上缴中央部分按60%、30%、5%、5%的比例,分配至社保基金、专项公益金、民政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留在地方的,也规定须用于“扶老、助残、救孤、济困 、赈灾”5类公益事业。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地方公益金却使用效率低下,或在“睡大觉”或沦为“小金库”:
——“趴在账上睡大觉”。
业内人士表示,在留存地方的公益金中,一半“趴在账上睡大觉”是普遍现象。一些彩票基层工作人员坦言,其中不乏政绩观念作祟。比如,优先安排本部门专项资金,或为“以备不时之需”而沉淀。
——盖大楼建出租房。即便是打着公益“旗号”,资金也屡屡被挪用。
事实上,本应用于公益事业的彩票公益金,被民政、体育等主管部门拿来建楼、买车的现象十分普遍。根据湖北省审计厅公告,鄂州市民政局曾挪用38。8万元公益金用于办公楼建设;还有13个市州、28个县体育局挤占挪用公益金约178万元。
——用作办公经费。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表示,彩票公益金按规定不得用于平衡财政一般预算,但目前彩票管理制度设计上有明显的部门色彩,变成“哪个部门卖彩票,哪个部门获利益”。部门经费不足,就用公益金补充。例如,湖北松滋市民政局曾挪用13万元彩票公益金用于机关经费,荆门市民政局则挪用39。8万元支付工资。据新华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