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抓住王尚志押往青岛 副手王豫民诈降营救

2014-12-11 09:42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1940年4月,蒋介石为了控制全国军政势力,成立“鲁苏战区总司令部”,王尚志通过种种卑鄙手段向上司讨好,贿赂“点编委员”,其部终被编为“鲁苏战区游击第四纵队”,他被授予少将司令头衔,司令部设在平度的孙正村。1944年5月,日军攻破孙正,王尚志被俘,押解青岛,后被王豫民以计救回,但该部实权已落于王豫民手中,因争权还被王豫民扣押。后来,王尚志在国民党军队当过少将副旅长、中将司令等职。1947年,王尚志在潍县病死,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平度孙正之战,他被日军俘虏

  据潍坊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史料记载,作为忠实的“军统分子”,王尚志与戴笠直接联系。他忠诚地执行蒋介石的反共政策,数次策划进攻平度大泽山解放区 ,也曾多次进攻昌邑北部解放区,制造内战摩擦,同时不断派遣特务杀害八路军抗日军政干部、家属和革命群众。

  他一贯奉行黩武政策。常说:“有枪就是王,没有5万人,在胶东就没有我的立足之地”。因此,他从1939年起,就拼命与其他杂牌军队在昌邑、平度一带混战,争夺地盘,扩充势力,使昌邑 、平度、高密、掖县交界地区的人民群众遭受了连年的战争灾难。仅1943年春,他与赵保原的一次厮杀,就使昌邑、平度等地的70个村庄遭受烧、杀 、抢、掠之苦,其状目不忍睹。

  1941年,王尚志的司令部进驻平度孙正村,该村南靠三合山,西临胶莱河,地形比较险要,王尚志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司令部一连三年没动。日军也早就盯上了这个地方,连续包围扫荡过多次,但都被王尚志巧妙化解。

  1944年5月,日军由高密、坊子两路出动一千多人,再次进犯平度。这次,不知为何,王尚志决定和日军较量一番,他率领一部分主力坐镇孙正村,其他主力部署在周围各村,由副司令王豫民统一指挥。头一天晚上拿出了作战方案:等日军包围孙正村后,部署在周围的部队迅速对日军实施反包围,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战斗打响前,还有一个比较滑稽的场景。据《昌邑文史资料》记载,“在第二天清晨,王尚志将司令部的留声机放在南寨墙上大唱特唱,以示沉着自如。三国时诸葛亮曾在城楼上弹琴吓退司马懿,而王尚志大唱留声机想吓退日军,未免太笑话了。”上午8点左右,日军到达孙正,见寨门紧闭,马上开始炮轰,火力相当猛,不久寨门被破 ,日军冲入村内,双方发生激烈巷战。王尚志的部队没打多久就支撑不住了,他电令外围部队火速投入战斗,王豫民命令第十支队张尚武率部攻占孙正村北埠,进攻一开始就遭到日军的猛烈扫射,张尚武当场阵亡,部队也伤亡过半,不得不撤出战斗,在孙正村西南面的部队也很难突破日军的火力封锁线。上午11点,孙正村被日军攻占,王尚志被俘,押解青岛,王豫民继任四纵队司令。

  王豫民这样救王尚志

  青岛日军以王尚志为人质,要挟四纵队投降,接受日军改编。虽然王豫民一直在王尚志手下干,两人关系不错,但是这时王豫民已接任司令,他也不想当汉奸,所以拒绝了日军的招降。可王尚志的亲信张所聚、衣完斋等私去青岛,表示拥护王尚志,王豫民也担心王尚志在青岛当汉奸而使部队不稳,于是决定营救王尚志。

  “王豫民一直是王尚志的手下,不救也说不过去。王豫民的营救方法很巧妙,既救出了王尚志,又没有投降当汉奸,干得很漂亮,”鲁青抗战史研究专家张成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方法说来也简单,就是诈降。”

  王豫民派支队长姚轻耘(姚是忠于王尚志的,与王豫民是连襟,在部队也较有威信,可疏通王尚志与王豫民的关系)和经济大队长于华东等人到青岛,买通日军翻译田村,很快与日军吉野少佐接上了头。吉野问部队情况,姚轻耘说,“长期战争,胜败乃兵家常事,四纵队尚有万余人枪,司令离开部队,像贵军司令易人一样,无关全体。”姚轻耘表明此来非为求和,而是尽朋友之谊,要求与王尚志见面。吉野答应向旅团司令传达这个意见。姚轻耘在青岛逗留两天,结识了不少汉奸,如平度的王畔亭、伪《新民报》编辑局长郑寿康、潍县伪县长邱少引等。王畔亭和邱少引都替姚说话,慢慢取得吉野的信任,三天后姚回昌邑汇报情况,并研究对策。

  曾在四纵队任职的郝毓秀在《四纵队孙正失守与杨家郜诱敌》一文中回忆说,半月后,姚轻耘第二次来青岛,上下打点,在浮山所日军陆军医院(今解放军401医院)见到了王尚志,王说“希望早日离开这个地方”。日军坚持要王豫民答应“共同反共”,姚轻耘说,“我几次来青岛众人皆知,不是很明白地表示了吗?”姚深知日军看中的是四纵队的万余人枪,就说:“王尚志久不回部队,中央另委司令,王尚志在青就成行尸走肉了。”日军仍未同意王尚志离开青岛。

  两个月后(1944年7月),鲁苏战区游击第四纵队被改编为“山东挺进军第十五纵队”,山东省政府主席牟中珩任命王豫民为司令,王尚志面临被架空的危险。王尚志很着急,日军也怕落了空,才答应释放王尚志,但该部需拿出三个大队编为伪军,归王尚志指挥。为了欺骗日军,王豫民把三个大队的花名册送到青岛,日军信以为真,决定让王尚志到安徽路3号居住。这年秋天,日军和汉奸护送王尚志来到昌邑杨家郜村,准备点编部队。王豫民早有安排,等他们到达后,在宴会上一网打尽,只留下了汉奸郑寿康。

  因争权,王尚志被王豫民扣押

  王尚志虽然被解救,但实权却掌握在王豫民手中,他自然不甘心。后来,因争权王尚志被王豫民扣押,扣押过程却有几个不同版本。在鲁青抗战史研究专家张成提供的《昌邑文史资料》和《平度文史资料》中,有关此事的三篇文章各有说法。

  一种说法是,王尚志不甘心被夺权,便伙同郑寿康,策划刺杀王豫民。一天,郑寿康去见王豫民,说自己很挂念在青岛的家人,王豫民听后便令军需处给郑的家人汇款 。正当王豫民写手令时,郑寿康拔枪行刺,但郑是文人,动作不够迅速,被王豫民的卫兵制伏。经审讯,郑寿康供认与王尚志合谋,王豫民立即扣押王尚志。

  第二种说法是,王尚志回来后,王豫民深知他不好对付,怕他把军权夺过去,于是无中生有,制造了刺杀事件。刺客便是郑寿康,可郑在目睹王豫民手下击毙鬼子时,他就吓得尿了裤子,哪有胆量行刺。据说,王豫民直接杀了郑寿康,说郑是王尚志派来行刺他的,于是将王尚志扣押。

  第三种说法是,郑寿康留下来当了参谋长,有一天王豫民约他谈话,他拔枪威胁王豫民,要王送他到昌邑城,否则同归于尽。王豫民把郑寿康推到炕下,枪声一响,卫兵冲进来,把郑拖到院子里乱棍打死。死无对证,王豫民说郑寿康是受了王尚志的指示,随后将王尚志扣押。

  不管怎样,最终王尚志被扣押了。王豫民此时手握军权,也没人敢反对。不过,王豫民欺骗了日军,对方岂肯善罢甘休?当年12月,日军大举进犯(汉奸赵保原配备一个团),对该部反复扫荡。由于王豫民指挥不当,部队损失惨重,幸亏胶东八路军在除夕晚上解决了赵保原的司令部,日军鉴于胶东八路军日益壮大,赵保原又濒于灭亡,才停止了扫荡。

  王豫民却并不领情,他积极反共反人民,尤其是自他独揽四纵队大权后,指挥部队频繁骚扰解放区。据潍坊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史料记载,1944年冬,他指挥十五纵队4000多人,分两路先后侵占逄翟、虫埠、双台等大片解放区的村庄,设据点,与八路军交战。1945年1月,又派1500多人的先遣队,侵犯革命根据地马渠一带,扬言不让八路军有立足之地。1945年7月,八路军讨逆战斗发展到昌邑,一举攻克了王豫民部在小河子、明家郜、辛赵的三个顽固据点。“十五纵队”溃散,王豫民化装逃亡寿光。

  1945年8月,王豫民将王尚志转移到潍县朱里,后被驻昌乐的张天佐接去。经国民党省府高参黄公如等人的策划,王尚志又窜回岞山收拾残部,当上了司令。王豫民则率部分嫡系奔赴高密,打出了“山东省第十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旗号。

  1946年春,王尚志的部队被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改编为国民党第八军独立三团,他任上校团长,驻潍县城。不久 ,又改任第八军独立旅少将副旅长、中将司令等职,为国民党发动内战继续卖力。王尚志有抽鸦片的习惯,虽然后来戒了,但身体每况愈下,1947年7月在潍县病故。

  1947年高密解放,王豫民逃到青岛,任“山东省保安司令部高级参谋”,并在嘉祥路设立“山东省第十七区专员公署办事处”,在宝山路13号经营汽车运输商行。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王豫民随国民党部队逃往台湾。王豫民经营商业,开办“四维中学”,均中途夭折。晚年撰写《胶莱河畔》回忆录,并联络旧友,为在台湾出版的《山东文献》期刊撰写稿件,1984年病死台湾。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宋义彪(感谢张成先生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未经城市信报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王尚志 王豫民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