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传涛 12月17日,教育部官网正式公布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规定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体育特长生等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意见》还规定,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 、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 高考,被誉为当下最公平的考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既是寒门子弟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敲门砖,也是为数不多的实现阶层流动的路径之一。然而,近些年来,这个最公平的考试制度,却长期走在不公的道路上。教育部即将出台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的意见,取消6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显然是让高考制度向公平更近了一步。
只要特例,不要特权——这是笔者在看到取消6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只保留“烈士子女”等5类加分项目之后的第一反应。压缩寻租的空间,同时保留对少数民族、烈士子女、华侨群体、军功人员的特殊照顾,可谓是在当下的环境与体制之下做出的最合理最实际的改革。
高考加分,多年以来更多被委以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社会责任。然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高考加分这种打破教育公平原则的“好事”,自然会有许多学生和家长削尖了脑袋往利益套里钻。以至于,几乎在所有的高考加分项中,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泛滥而无度的高考加分,至少造成了以下乱象。一是,体育赛事造假之风盛行,有些学生为了实现在高考中加分,在体育赛事中徇私舞弊,利用黑哨进行造假,甚至在一些省市的运动会上,有高中生的成绩超过了罗雪娟等奥运冠军的成绩;二是,全民学奥数,奥数本为拓宽思维,然而,为了在奥数中拿到奖牌并实现加分的梦想,许多家长都让孩子从小开始学习奥数,这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反而让我国孩子的学业压力乘倍增长;三是,特权学生加分现象严重,拿北京为例,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13年高考照顾对象名单显示,北京72000名考生中,享受10~20分投档加分的共9700余名,享受优先录取的共3600余名,这其中当然有名副其实的品学兼优者,然而,如此之多的考生享受到加分照顾,也容易让人产生遐想。
取消6大高考加分项目,无疑能够大大压缩特权存在和权力寻租的空间。在这一点上,取消高考加分其实和政府简政放权殊途同归、异曲同工——取消一项高考加分项目,也相当于取消一项审批权限,既能将权力关进笼子,也能够释放考生与市场的活力。毕竟,高考是要凭考分说话的。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