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国际标准”是扶贫理念进步

2014-10-15 10:1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王传涛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10月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按照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相当于每天1美元)的扶贫标准 ,到2013年底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8249万人;按世界银行每天生活费1.25美元的标准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约还有2亿多,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艰苦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10月14日新华社)

  近年来,我国扶贫标准实现“三级跳”,更多困难群众被纳入扶贫范围。告别靠压低贫困线、压缩贫困人口人数实现扶贫的落后方式,对比国际扶贫标准,让更多低收入者从扶贫工作中受益,无疑是扶贫工作理念的巨大进步,也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一个体现。

  但仍然要看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合作愈加紧密的当下,我们不仅要有比较国际标准的勇气,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与国际贫困标准实现“无缝链接”——在贫困线划定问题上,应该“讲接轨”而不是“讲国情”。虽然这样做会让一些数字非常难看,但这是不捂盖子、承认差距、促进工作的开始。要知道,自欺欺人,是实现社会改良和改革的最大障碍之一。

  国际贫困标准,其实并没有一个具体数字。197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对其成员国的一次大规模调查后提出了一个贫困标准,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平均收入的50% 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这就是后来被广泛运用的国际贫困标准。这样的好处是,任何一个社会或国家都有大约20%的人口被列为贫困人口。如果按这一标准,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约为27000元,农村居民收入约为8900元,则我国城市和农村的贫困线应当大约为年收入13500元和4450元。也就是说,城镇中年收入低于13500元、农村中低于4450元的,都是国际标准中的贫困人口。

  除此之外,贫困线还有“绝对贫困线”和“发展贫困线”之分。“绝对贫困线”就是一个绝对的数值标准,而“发展贫困线”则是包括劳动者权益 、社会基础设施、社会福利、养老医疗等方方面面民生问题的一个广义上的标准。因此,扶贫工作,从来都不是单兵突进的问题,它应当伴随着民生领域种种问题的改善,应当伴随着社会诸多问题的解决。

  扶贫工作没有终点可言,尤其是在贫富差距拉大的当下,解决贫困问题成为最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眼下,有数据测算称,我国GDP将会在今年年底全面超越美国,而政府财政收入也早已超过12万亿元,加上反腐败、反四风等节约了大量的公共财政,按更加国际化的标准多划一些贫困人口并进行政府救济,显然不存在多少财力问题。要知道,贫困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将成为民族复兴大业中的一个短板。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