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济南1月16日讯(记者 李钢) 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南方多省相继发现人感染
H7N9病例。16日,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临沂市发现1例H7N9输入性病例,患者发病前在
江苏务工。
省卫计委通报,患者孟某,男,60岁,农民。发病前在江苏省常州市务工,2014年12月30日出现全身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经在常州市居住地治疗,病情逐渐加重,于2015年1月7日自驾返回临沂市兰陵县住院诊治,经省市专家组确诊为H7N9输入性病例。据悉,患者病情较重,目前正在积极治疗之中。
“H7N9是可防可控的,市民不需要像该病刚开始时那么担心了。”H7N9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省胸科医院院长高大川提醒说。据介绍,2013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对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进行了调整,其中将人感染H7N9病毒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并解除了对其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专家表示,尽管目前H7N9已经被降为了乙类传染病,但居民也要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目前已有证据表明,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病毒的传染来源。因此,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尤其是病(死)禽。儿童应避免直接接触家禽和野禽。如果发现病(死)禽、畜,不要自行处理,应报告卫生防疫部门。
此外,居民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