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韩金惠 工商总局日前发布了一项网络交易商品监测结果,称淘宝网的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1月27日,淘宝官方微博以“一位80后淘宝网运营小二”的口吻发出了一封公开信,直指工商总局网监司相关负责人“违规了,别吹黑哨”,质疑工商总局抽检程序违规、抽检逻辑错误、数据前后矛盾。淘宝官方微博1月 28日发布声明表示,针对相关负责人在监管过程中的程序失当、情绪执法的行为,淘宝网决定向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投诉。 淘宝与工商总局之间的“互掐”这几天不断升温。1月28日上午工商总局网监司发布了《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指出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主体准入把关不严 、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有缺陷等5大突出问题;当日下午淘宝网就决定向国家工商总局投诉。双方“你一言我一语”,旁人看来不免觉得热闹,甚至觉得充满了火药味,但是就完善市场环境及促进法治进步而言,商家与官家的这种“互掐”,恰好就是市场与权力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实事求是地讲,淘宝的假货问题也是多年的顽疾了,严加管理乃是必然趋势。“淘宝有风险,下单需谨慎”,也早已被淘宝“圈内人”视为至理名言。如果此次交锋能够给“非授权渠道”、“非正品”等争议性问题一个明确的定义,推动电商领域的监管规则细化完善,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大利好。而这一利好,眼下已开始显现——1月28日,淘宝宣布,现在已成立由300人组成的“打假特战营”,并继续在全社会招募人才,专职配合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和联动,以及利用大数据打假的契机联动其他社会力量,更有效地解决困扰电商领域多年的假货难题。
相关部门的抽检究竟有没有违规,现在仅凭淘宝网一家之言难以判断,那么这就需要工商总局在与淘宝的辩论中拿出证据,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是否得当,基于客观事实,该道歉道歉,该强硬则强硬,不要因为自己的身份拉不下脸承认错误,也不要因为淘宝的“强大”就手软。
关于淘宝与工商总局之间的博弈,是非公允自然要论个清楚,但最终谁输谁赢并不重要。既然双方愿意将假货问题放到桌面上讨论,既然马云也承认“解决假货和知识产权的问题就是解决淘宝的生存问题”,那么淘宝与工商总局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殊途同归”。双方“互掐”的最终目的不该是互相指责,而是共同致力于杜绝假货,约束电商平台的经营行为。
电商的繁荣大家有目共睹,然而越是繁荣的市场,越是需要严厉的监管,既能保证其自由发展,又不至于偏离正确的轨道。从这个层面来讲,淘宝和工商总局的“互掐”别只是耍嘴皮子,而应该将争议转变为对于规则的讨论,让整个行业与市场持久、健康地发展。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