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吉伟德
一项最高奖金达100万元的大奖,目前正在四川大学开展评选工作。3月17日,四川大学首届“卓越教学奖”网络票选活动正式开启。从2014年12月底启动评选以来,这项旨在激励教师潜心于本科教学的大奖,遭遇了激烈的争议,引发了师生们的关注。(3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开展“卓越教学奖”以激励教师潜心于教学,无论在初衷和出发点上都值得肯定。然而,“重奖激励法”却没能获得掌声一片,反而引发了强烈的质疑与抵制。“卓越教学奖”如此不被理解,恰从另一个层面佐证教育改革之难,也说明让教师重视教学的价值回归,还有相当大的难度。
获奖与否对每个教师都是公平的存在,并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在重研轻教的“指挥棒”下,利益导向的天平就会发生倾斜,并出现厚此薄彼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实行重奖,既可以达到补差的作用,又可以释放出极强的导向意义,让更多的人愿意去潜心于教学。因而“卓越教学奖”是以物质的方式存在,却是以精神的内涵呈现。
揆诸现实,重奖教学之类的措施安排,在其他层级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很多学校都会以现金、住房表彰优秀教师,而在每年的教师节之际,各级政府也会对优秀教师给予奖励。如果国家有“最高科学奖”,那么以一校为单位而设立“卓越教学奖”,何以会受到另一番待遇?
从根本上讲,还是重研轻教的思维在作祟。受既得利益的限制,很多人不愿意对现状进行改变,不愿因此让自己的利益受损。“卓越教学奖”不被理解才是最大尴尬,也说明改革评价模式和内容的重要性。任何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改革的用意良善,那么改革之路就会行之于正确的轨道上。当对教师的评价不再受科研之限,而多了教学这一项关键指标,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