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老钱币中的青岛风云和艰辛滋味(图)

2015-03-31 09:4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柳已青

  近日,青岛市档案馆有收藏家举办藏品展,其中老钱币展挺吸引人们的目光。钱币不仅仅是一个时代流通的货币,还是经济贸易、金融生活的重要信物。流通的货币可以购物,退出使用的领域之后,就成为文物和藏品。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人都爱孔方兄。“秦王扫六合”之后,统一了文字与度量衡,也有了方孔圆形的统一货币。1891年,青岛建置。此时的青岛是一个具有口岸的海滨小镇,海运贸易,南北货物,在此中转,旅客商人云集,使用的钱币是白银和铜钱。那么问题来了,清朝的一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清代的高级官员年薪是多少?鉴于现在普通大米的价格,可以估算出当时一两纹银大约相当于现在三百元左右。以乾嘉时代每石米1.5两银子来计算,出身今高密逄戈庄的宰相(清代“中堂”)刘墉,他的法定年薪工资是360两银子和180石大米,按如今物价折算一下,刘墉的年薪20万元,每月工资还不到一万七千元。当然,他还可能有隐性福利和收入。青岛建置后,青岛口岸更加繁荣,资金流比建置前明显提升。

  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次年,德华银行青岛分行成立。1905年,济南造币厂成立,新铸铜元流入青岛。此时,青岛流通的货币,除了本土的银元和制钱,还有德国发行的纸币和硬币,以及从国外输入的墨西哥银元(亦称鹰洋)。德国人发行的镍币,铸有“青岛大德国宝”字样,分别为“伍分”和“壹角”两种面值。钱背周围为德文,意译为“胶州·德国领土”,下方为铸造年份“1909”,中间是代表德国的鹰及皇冠纹饰。德华银行和它发行的货币成为德占青岛历史的注脚。

  1913年,日商横滨正金银行在青岛设立分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日本对德宣战,日军为解决军费开支,发行军用票。1915年11月,正金银行发行1元、10元、50钱(5角)、20钱、10钱的银元券。后来,又发行一种“老头票”,日商三井、三菱等洋行利用“老头票”搜刮山东土特产,操纵各地贸易。

  德日在青岛发行的货币,是为了进行殖民地统治,他们掌控着青岛的经济命脉,攫取财富。德日发行的钱币早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散落在民间的老钱币,作为藏品延续下来。这无疑是德日侵占青岛的历史罪证。

  北洋政府、国民政府都在青岛发行过各式各样的货币。1922年青岛收回后,市场流通的银元主要是天津造币厂铸造的“袁头像”银币,俗称“大头”,每个银元重七钱二分,每日清晨在齐燕会馆进行交易。1928年之后,新铸的“孙中山像银币”流入青岛,“孙头”和“袁头”成为通用银币。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战前发行的法币,迅速贬值。由于美国海军登陆并驻扎在青岛,青岛的地下金银黑市活动猖獗,公教人员领到法币工资,立马到黑市兑换银元或者美钞,以免可怜的薪水迅速贬值。1948年8月,国民党出台金圆券,以图救市。然而,如同军事上的溃败,金圆券形同废纸。

  形形色色的老钱币,不管是纸币还是硬币,都是一段风云跌宕历史的见证。钱币上隐隐浮现三教九流的人们谋生的艰辛。

  1926年7月,顾随脱离胶澳中学,担任《青岛时报》中文版总编辑。这次跳槽也没有给他带来丰厚的收入。在困苦中,顾随大发感慨:“我半年以来,才知道钱中用。做事只想着拿钱。钱哪!万恶的钱哪!为了它,《沉钟》几乎沉到深渊!为了它,我的朋友曾经当华宴而落泪!为了它,老顾(我)无日不遭家庭的白眼!万恶的钱!我几时能看见你水流一般来到手中,又尘芥一般铺在脚下呢?”顾随在1927年10月7日写给伯屏的信中也有一段有关“金钱”的议论:“弟方知金钱之力至大,文人之末路,志士之失节,皆金钱所致,可叹,可叹!”这样的感慨与莎士比亚关于“金钱”的感慨相似,都是一个哲人在尘世的折磨里,饱经沧桑后痛苦的思考!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